•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江西修水發現罕見清代四朝石碑群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11-06
      九江11月5日電(王昊陽 周武現)日前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發現罕見古青石碑群,石碑歷經200余年風雨至今保存完好。文物專家5日表示,此次青石古碑群的發現,對研究清代書法、碑刻藝術、社會生活、道佛儒宗教活動及清朝時期行政區劃設置等都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此次發現的青石碑群位于修水縣何市鎮大板尖山,該山又名逍遙山,海拔998米,山頂有一寺廟名為白云仙宮,12塊青石碑分為上下兩排,鑲鉗在白云仙宮門外青石階梯左側。

      記者看到,古石碑共12塊,立碑時間分別為清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四個朝代,每塊石碑大小基本相同,高約1.5米,寬約0.5米,歷史最為久遠的是立于首位的“逍遙白云寺石老人和尚奕世記石”碑,碑文記錄了逍遙山所處位置、四季風景、白云仙宮之來歷等。

      立于后面的石碑為“乾隆三十七年契約”、“嘉慶十一年永祀油燈”等碑,其他石碑為道光、光緒年間所立的“樂捐芳名”碑和“白云古寺”碑,石碑下方皆被沙石掩埋,內容難以辨識。

      該石碑群書法絕妙,雕刻精美,其中“逍遙白云寺石老人和尚奕世記石”碑和“乾隆三十七年契約”碑均為楷書字體,書法瀟灑飄逸,神采飛揚,堪稱佳作。

      寺廟內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白云仙宮建于唐宋年間,明宣德年間更得御制香爐賜贈。寺旁至今還有一千年銀杏樹,足見該寺歷史久遠。除此次發現的12塊石碑群之外,寺院后屋還保留有其他多塊古石碑。

      文物專家、修水縣原文化局副局長陳躍進5日對記者表示,白云仙宮是佛道合一的寺廟,寺中留下的大量石碑是歷史的印記,它記錄了佛道兩教發展與和平共處的軌跡,此次青石古碑群的發現,對研究清代宗教、民俗文化有一定的價值。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