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眾多博物館里,成為國際博物館協會會員的博物館數量太少了,只有200多所?!眹H博物館協會旗下,有超過30000所的會員博物館,而協會主席漢斯·馬丁·辛茲博士顯然希望趁著又一次來到中國的機會,再次鼓勵中國的博物館界走向世界,加強和世界同行的交流與聯系。
昨天上午,國際博協亞太地區聯盟2012年大會在武漢開幕。在會議開始前的短暫休息時間,漢斯·馬丁·辛茲博士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德語采訪。這位德國老人有超過二十年博物館管理的經驗,看上去儒雅而睿智。辛茲博士對中國很熟悉,從1995年開始就多次來華,不過來武漢還是第一次。
博物館不能只重收藏,還應承載更多功能
無論在開幕式上的發言還是在訪談中,辛茲博士一直在強調博物館的“多元文化”和“多種視野”。
“博物館不僅要展現本國的文化,也要更多展現世界的文化,以此讓觀眾對各種不同的文化和視點有所了解?!边@一看法與他的另一觀點相輔相成:只注重收藏的博物館屬于古典時代,現代博物館不僅承載了越來越多的各類教育功能,而且是一個與電視、網絡等媒體進行競爭的媒體平臺。
辛茲博士至今依然清晰記得在1998年舉行的《青島——德國殖民史中國篇章》展覽:“當時,我們和中國合作,共同舉行這次展覽。展出的文物中,既有來自中國的,也有來自德國的?!痹谖奈锖蛨D片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對于這段歷史,組織者將來自德國和中國的不同觀點和聲音都放進展覽中加以體現?!耙噪p方的視點看待另一種文化?!碑斈昴菆龀晒Φ暮献鲙淼暮罄m效應遠遠超過了博物館領域。
中國博物館應該加強合作 武漢博物館令人印象深刻
面向“多元化”的中國博物館面臨一個現實問題:缺少用于展現世界文化的藏品和此類經驗。辛茲博士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更多走向世界,加強與同行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只有200多所博物館加入了國際博物館協會,“德國有5000所,法國有4000多所?!彪m然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大部分會員博物館位于歐洲,但在辛茲博士看來,亞太地區博物館界的內部合作極為重要?!皝喬貐^本身就是一個文化非常多元的地區,而且博物館數量眾多?!鳖愃朴趪H博協亞太地區聯盟2012年大會這樣的會議,是很好的對話時機,對于加強聯系、建立起合作關系作用重大——尤其是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而言。
“發展迅速,成就斐然”這一印象適用于辛茲博士心中的中國,也適用于他對武漢的看法。辛茲博士對于將大會設在武漢召開顯然很滿意——武漢市幾所博物館讓他印象深刻:“有非常好的博物館建筑,硬件條件優秀?!?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