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龍門石窟新出土近1900件文物 含10余件完整佛頭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9-23
      洛陽9月21日電(記者 李志全) 世界文化遺產洛陽龍門石窟遠非中外游客所看到的那么多。在新一輪大規??脊胖?,這里新出近1900件的文物土,其中有完整佛頭10余件。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它開鑿于公元493年,之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南北長達1公里,至今存有窟龕2300余座、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

      龍門石窟研究院石窟研究中心主任路偉21日披露,經過3年多的考古發掘、文物整理以及加固、滲漏水治理等,1900件各類文物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原址展示,并對中外游客開放。

      路偉告訴中新社記者說,特別是出土的一尊圓雕菩薩頭像,保存完整,發髻藍色,色彩鮮艷,可能為青金石顏料,非常珍貴;有的菩薩像上還殘留有紅色、綠色、藍色彩繪顏料。

      上述文物全部出自龍門東山石窟區南端的擂鼓臺三洞。為弄清三洞窟前建筑開鑿、始建以及延續、毀壞情況,龍門石窟研究院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8年組成聯合考古隊,對此處600平方米范圍進行考古發掘。

      本次發掘出土文物主要有石刻造像、建筑構件、銅錢、瓷器、陶器等,以石造像殘塊為大宗。其中,還包括唐代經幢、等身菩薩殘像、圓雕獅子。

      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龍門石窟首次大規??咔斑z址考古發掘。路偉說,這些文物地層堆積、出土遺物數量、窟前踏道規模等超出預想。

      在路偉參與編寫的《東山擂鼓臺區考古報告》中說:擂鼓臺三洞窟前地面堆積達4米深,自上而下共劃分為七個堆積層,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至宋、唐時期。

      此外,考古還發現大石條壘砌的規模較大的唐代窟前石作踏道,以及唐宋時期窟前道路等遺跡。

      路偉認為,這對研究當時寺院建筑乃至都城大型建筑提供了實物資料。同時,窟前唐宋路面的發現,對研究唐宋時期擂鼓臺三洞窟前道路交通情況有重要價值。而發現的經幢、生活用品等,對研究唐宋時期龍門石窟周邊環境提供了重要資料。(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