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離浩浩蕩蕩的藝術品秋拍還有一步之遙,各大拍賣行都在鉚足了勁做宣傳博眼球。然而好事不出門,丑聞傳萬里,收藏家劉益謙不經意爆出來的一則消息再度讓人們看到拍場漏洞——去年他所藏的以4.255億元成交的《松柏高立圖》至今尚未收到一分錢。此新聞讓人們再度關注起“拍場老賴”的問題。
“老賴”理由千奇百怪
今天的人們尚記得幾年前在巴黎拍下了圓明園獸首而拒絕付款的蔡銘超。此事曾引起國內外一片爭論,但此后“老賴”的現象不僅沒有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如今儼然已成為拍場生態中的一部分。據中拍協公布,2010年度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中,中國書畫、油畫當代、瓷玉雜項的未結算率分別達到了50.6%、43.3%、43.5%。2012春拍雖然整體理性,但也并非潔白無瑕:前不久香港蘇富比起訴中國一位買家拖欠付款,本息合計2750萬港元(合350萬美元)。這位買家今年4月共在香港拍賣會期間競拍到20件拍品,其中最名貴的要數徐悲鴻《樹下駿馬》,成交價格為780萬港元,目前已被起訴至香港高等法院。
曾參加過幾次拍賣會的藏家李延頂告訴記者,藝術市場太火,去參加拍賣的人很多是沖著投資去的,而不是沖著收藏去的。為了收藏而參加拍賣的人,舉牌會比較理性,事后不認賬的幾率也較低。但想賺快錢的人則不然?!澳壳皣鴥鹊摹腺嚒袃煞N,一種是落槌之后覺得自己買貴了,所以寧可用保證金當‘學費’,另一種是當拍賣行的‘托兒’,營造場內緊張氣氛?!?br/>
記者查閱了近年來的“老賴”新聞,發現“賴賬”理由千奇百怪,有境外付款的外匯管制問題,有借口現場假拍問題,有買了以后表示“不喜歡”,還有些買家拍賣后突然消失無法聯系。其實說到底,這些現象的產生都是藝術品拍賣市場不成熟所致。
“老賴”透支拍場誠信
無論是齊白石《松柏高立圖》、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還是漢代玉凳,縱觀近年來“拍而不買”的新聞,買家不付款的主要集中于價格過千萬的拍品?!皣鴥扔械馁I家,專注于高端投機,從而產生資金鏈的供應不足,造成不付款?!币晃粡氖屡馁u多年的人士表示,“可以設想,哪會有人存那么多流動資金在賬面上,往往是先從股市或其他市場中提現?!比绻蝗话l生意外,款額未能及時到賬,最終不得不拒付款。
而一個突出現象則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近年來被起訴的“老賴”,多是內地人,比如,與蘇富比對簿公堂的河南人張某,被北京東正一紙狀告的沈陽趙氏藏家,而最近微博名人薛蠻子也被爆曾是拍場老賴,拍下《松柏高立圖》的據傳是湖南某企業。北京永樂總經理董軍認為,當前困擾市場的買家付款延期現象,是因為內地的信用成本太低,信用體系尚未健全,而拍賣業務對其又要求特別高。
這種顯著的地域現象,加劇透支內地藏家們的誠信,而國內有關法律的懲罰制度的缺失,是目前拒付現象普遍發生的原因。記者了解到,在歐盟一些國家,法律規定如果買家競拍成功后拒絕付款,將判處2.25萬歐元罰款和6個月監禁。而在國內發生拒付時,拍賣公司最多是沒收買家的保證金。
拍行紛紛推行措施“自?!?br/>
拍賣本是富人的游戲,雖然明知買家和賣家都“不差錢”,但對以傭金為生的拍賣行來說,這種“高端黑”依然是他們“無法承受之痛”。
今年佳士得、蘇富比等海外排行已經大幅度提高保證金,尤其針對過千萬的高價拍品。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為了減少“拒付”的發生,拍賣公司也最大限度地采取措施,諸如保證金一提再提,部分拍品甚至要求持“特殊號牌”才能競拍,或者將有拖欠歷史的顧客直接拉入“黑名單”。
然而,相關法律的缺失依然令拍行如走鋼絲。記者了解到,面對大買家延期付款的要求,拍賣行會有不同的選擇:有的拍賣行寧可為了穩健經營而拒絕,其代價是“成交冷清”。而更多的拍賣行卻甘受風險,享受了風光的場面后再“秋后算賬”。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