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中國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錄》出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9-18



      首部由中國學者編成的流入日本的中國文物目錄——《中國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錄》出版座談會,今天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來自全國文物、歷史、出版界的專家學者30余人出席座談會。唯一健在的編纂者,原國家文物局顧問、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年已92歲高齡的謝辰生先生講述了當年編纂該書的歷史背景和艱苦坎坷的編纂經過。

      《目錄》為十六開本,煌煌九卷三大冊,是在抗戰勝利后為向日本追討自甲午(1894年)以來被劫奪珍稀文物和要求戰爭賠償,于1946年由國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京滬區辦事處組織編制的。京滬區代表徐森玉主編,上海合眾圖書館館長顧廷龍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承擔編纂任務的則是謝辰生、吳靜安、程天賦。徐森玉、顧廷龍、謝辰生等前輩學者滿懷愛國熱情,克服重重困難,傾注巨大心力,多方收集日本公、私博物館所藏中國文物圖譜和目錄以及張政烺等中國學者的研究著作共122種,收錄甲午以后至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被日本劫奪的中國甲骨、石器、銅器、刻石、陶瓷、古玉、絲繡、書畫、寫經、拓本、雜物、古籍等類中國文物15245件,大部分器物標出了高度、重量、口徑尺寸、藏處以及所依據圖譜的書名簡稱、頁碼等資料,編制了詳細索引,方便各界讀者使用。

      這部流散文物目錄自編成以后歷經坎坷,1981年,國家文物局曾組織寫刻蠟板,油印100部,分送國內各大圖書館、博物館和設有文博專業的大學,但幾乎散失殆盡。中西書局聽說有這樣一部珍貴書稿油印本存世后,立即拜訪參與當年編纂工作的謝辰生,得到了他的熱情支持,打開了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記憶。謝辰生是我國文物界元老,曾主持起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很多重要文物法規。這部被冷落了66年、流散日本的中國珍貴文物目錄終于公開出版。

      參加座談會的專家學者紛紛發言,對目錄的正式出版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目錄的出版是中國文物研究工作中的大事,也是追尋海外流散文物的一項扎實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文獻價值和現實意義。與會者指出,從甲午戰爭到抗戰勝利,正是中國遭受日本欺凌、劫掠最為嚴重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時期流入日本的中國文物,大都是通過劫掠、搶奪等非法、非正常途徑;其次,這些文物均為高品級的珍稀文物。在即將迎來“九·一八”紀念日的時候,將這樣一部依據清晰、考訂詳盡、器物確鑿的流散文物目錄,在延宕66年之后公開影印出版,意義非凡。這是一段中華民族不可遺忘、不能遺忘、不該遺忘、必須永世牢記的慘痛歷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