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術館十周年 力推王廣義藝術回顧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9-17]
北京9月15日電(記者 應妮)2012年是今日美術館成立十周年。10月14日至11月27日今日美術館將推出張子康任總監、黃專任策劃人的大型研究性展覽“自在之物:烏托邦、波普與個人神學——王廣義藝術回顧展”。寡言的王廣義在15日的發布會上坦言個展的舉辦頗有“自我審判之感”。
展覽結構由回顧展部分和主題展部分構成?;仡櫜糠謱⒁浴拔幕癁跬邪钕胂螅簞撛斓倪壿嫛?、“從分析到波普:修正與征用”、“唯物主義神學:質料與形式”三大單元展出時間線索跨越從上世紀80年代迄今的王廣義近30件代表性作品。其中包括《凝固的北方極地》(1985)、《后古典-馬拉之死》(1986)、《黑色理性-煉獄分析》(1987)、《毛澤東1號》(1988)、《大批判-萬寶路》(1992)等油畫作品和《VISA NO2》(1994)、《基礎教育 NO2》(1996)、《冷戰美學》(2008)等大型裝置作品,同時還將展出大量未曾公開過的方案草圖和影像、圖片文獻。主題展部分將展出王廣義為這次展覽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自在之物”》。對這一將亮相的大型裝置作品,黃專形容為“像教堂又像糧倉”。
王廣義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現代主義藝術史中最重要的代表性藝術家之一,他的藝術經歷凸現了中國當代藝術由啟蒙時代到現代先鋒主義、后現代主義、消費主義的過程中復雜的悖論性邏輯。策劃人黃專認為,長期以來,針對王廣義的批評和研究一直被“政治波普”這類冷戰性的批評話語和商業資本解說所誤讀與限制,缺乏與當代中國思想史、視覺文化史相關聯的深度的個案研究。此次展覽將以“自在之物”主題展開對王廣義藝術中理性與信仰、世俗世界與超驗世界、政治-神學內容的歷史辯證性質的深度學術研究,以藝術史與思想史結合的方法,全面清理這一歷史的內在發生邏輯、圖像方式和情境影響,其學術目標是為全球當代藝術理論闡釋系統中增添一個漢語批評的案例。
據悉,在北京站結束后,展覽還將赴歐洲、美國和亞洲等地進行巡回展出。
今日美術館是中國首家民營非盈利國際當代藝術館,長期以來致力于中國當代藝術的展示、研究和建立與國際當代藝術的廣泛聯系,舉行過多次大型當代藝術展覽,獲得國內外一致好評。(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