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學者舉報《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外文詞違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8-30]
百余學者舉報《現代漢語詞典》違法
舉報者稱,NBA等詞語錄入詞典違法,英文代替漢字就是對漢字“最嚴重的破壞”
昨天,“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和翻譯家江楓等百余名學者聯合簽名的舉報信,送至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舉報信稱,商務印書館今年出版的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NBA”等239個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等法規。
聯合簽名之一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敏生表示,漢語詞典對于語言文字來說一般具有標準、規范的意義和作用。在“詞典”中把英語詞匯作為“正文”,用英文替代漢字,從現實的作用和長遠的影響來看,是漢字拉丁化百年以來對漢字最嚴重的破壞。
昨天,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尚未見到聯合簽名的舉報信,他表示,即使當天舉報信送到了總署,但根據工作流程,這類舉報信會先送到綜合廳,再由綜合廳分發到相關業務部門。(記者杜丁)
- 鏈接
“NBA”和“美職籃”之爭
2010年央視根據廣電總局的相關規定,在電視轉播中放棄“NBA”改用“美職籃”,這一做法引起爭議,直到被《現漢》收錄,“NBA”才又重回熒屏。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曾在第6版《現漢》的出版座談會上說:“以前官方媒體用‘美職籃’,和真正喜愛NBA的群體不在一個語言環境下,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所以我說,當《現漢》收錄了NBA之后,給從事語言工作的人員帶來方便?!倍诶蠲羯热丝磥?,這無疑是“返回到了錯誤的軌道上”。
- 對話
“諾基亞能譯成中文 iPhone就不能?”
舉報活動發起人認為,漢語夾雜英語的現象會威脅漢語安全
新京報:你認為這部詞典違法的地方多嗎?具體都有哪些?
傅振國:正文部分第1750頁至1755頁收錄了239條“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像解釋漢字的詞條一樣予以解釋。實際上大部分都是英語縮略詞和字母詞,像NBA、GDP、CPI、WTO等,我們常見的都有。
新京報:其實像NBA、GDP、CPI等這些詞匯,接觸到的人都很熟悉其內涵,非得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指數這樣的字眼兒嗎?
傅振國:這些詞匯現在大家都熟悉,但如果不將其用法予以規范,那以后類似的詞語會越來越多。我們覺得應該有一個標準,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如果不予以規范的話,那漢語里英語會越來越多了,那就不漢不英了,還是要解決長遠的問題。
新京報:開放性也是語言的特點。語言除了純潔性的特點,是不是應該與社會生活保持一致?
傅振國:漢語是要吸收外來語言,是要與時俱進,但這種開放性是把英語翻譯成漢語,簡單地說就是翻譯成漢語再使用。
漢語并不是沒有開放性,像現在漢語中的“黨”,“階級”,“階級斗爭”都是從日語中翻譯過來的,“德甲”“英超”也都是翻譯過來的詞匯,可口可樂也是翻譯過來的詞匯,這些詞匯也都保持了漢語的本性。為什么“英超”“德甲”翻譯過來了,美國職業籃球聯賽卻翻譯不過來,為什么“諾基亞”“摩托羅拉”翻譯過來了而iPhone和iPad就翻譯不過來?這些翻譯過來的詞語就是漢語中新的詞語。
新京報:這些音譯過來的詞語可以豐富漢語,為什么NBA、GDP、CPI等縮略詞就不能視為豐富漢語詞匯呢?
傅振國:這不能開這個口子,這些都是英文字母,這樣下去導致將來的漢語就是一部分是方塊字,一部分是英語字。反過來說,英語中吸收漢字了嗎?英語吸收了漢語的詞匯,也都是改為字母拼寫,讀起來是漢語拼音的發音,但形體上仍是英語,為什么英語沒這么做而漢語要這么做?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