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藝術品投資需防六大陷阱:警惕"假書" 少聽故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8-07
      隨著個人財富的不斷增長和藝術品市場的日益繁榮,越來越多的中國百姓加入了收藏大軍。專家提示,當下的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其中六大陷阱需提防。

      上海市拍賣行業協會副會長承載表示,藝術品投資不僅需要擁有一定的知識和修養,更應具備敏銳的眼光。當下藝術品市場存在諸多陷阱,藏家需小心提防。

      一、警惕“假書”

      為了給贗品安上一個“假身份”,一些造假、販假者常常通過非正規渠道編印非法出版物,將贗品與真品混雜在一起,博取收藏投資者的信任,然后高價售出、牟取暴利。

      二、少聽“故事”

      藝術品收藏講究流傳有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些人在推薦藏品時往往會講述甚至編造一些奇妙的故事,例如由某個時代流傳至今,由某著名收藏家鑒定等等。這些“故事”僅可供參考,而不能作為購買藝術品的依據。

      三、謹慎對待作品關聯人的鑒定結論

      眼下的藝術品市場上,一些藝術家、藝術家親屬或其他相關聯人會出于某種目的,將假作真或真作假。對于此類藝術品鑒定,投資者要慎之又慎,切勿輕信盲從。

      四、警惕“天價鑒定”

      部分文化機構利用藏家“藏有所值”的心態,安排所謂“鑒定專家”為其鑒定藏品,隨后報出誘人的參考價格引誘藏家簽訂委托拍賣的合同,以騙取服務費。事實上,拍賣公司主持的文物藝術品拍賣雖然也有鑒定環節,但一般而言,其鑒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確定標的是否能達到拍賣要求。

      五、警惕拍賣會前濫收服務費用

      一些運作不規范的拍賣公司,在藝術品拍賣前會向委托人收取鑒定費、評估費、宣傳費、圖錄費、保管費等諸多費用。事實上,按照國內拍賣行業的慣例,拍賣公司只在拍賣后向委托人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大多數公司則承諾未成交不收費。從海外市場來看,拍賣公司也沒有事先收取服務費的慣例。

      六、警惕非拍賣企業舉辦的非法拍賣會

      通過拍賣方式買賣藝術品時,委托人或競買人應選擇具有拍賣資質的拍賣企業,若為文物則應當選擇具備文物拍賣資質的企業,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對于一些所謂文化公司、咨詢公司等不具備拍賣資質的機構作出的“幫助拍賣”宣傳和承諾,以及一些非法的拍賣會,投資者需提高警惕。 (潘清)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