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研中心:文化界有望推出真正完整中華大藏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8-04]
北京8月3日電 (記者 劉舒凌 陳小愿)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鄭堆3日在北京介紹,該中心近期正就藏文《大藏經》漢譯工作開展調研、論證等前期工作,希望實現趙樸初、任繼愈等已故宗教界、學術界前輩“制作真正完整《中華大藏經》”的夙愿。
在第五屆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上,鄭堆向海內外藏學學者介紹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近年推動的重大研究項目時透露上述消息。
《中華大藏經》為中國佛教經典的總集,按文種不同有漢文、藏文、蒙文、滿文幾大部分,其中,漢文部分和藏文部分大都是分別從梵文直譯而來,也有少部分系漢譯藏或藏譯漢而成,而滿文佛經和蒙文佛經則是從漢文或藏文轉譯而成。
據了解,藏文《大藏經》所輯錄的佛教典籍數量比漢文《大藏經》多出1/3以上;而漢文《大藏經》收錄的一部分佛教譯經為藏文《大藏經》所闕。因此,《中華大藏經》藏文部分與漢文部分雙向補譯,使之珠聯璧合,共同構成完備的《中華大藏經》,對佛學文化研究、傳統文化研究都具深遠意義,同時也是佛教界翹首企盼的譯經盛舉。
鄭堆研究員回憶,早在1995年,趙樸老已正式提議:集中多家學術機構,共同完成漢文《大藏經》與藏文《大藏經》的互譯工作,制作真正完整的《中華大藏經》。
鄭堆說,趙樸老這一設想當時沒能實施,后來國學大師任繼愈再次提議組織專家進行漢、藏《大藏經》互譯工作;宗教界也有“把《大藏經》補充起來”呼聲,多位藏傳佛教界人士曾表達提供資源協助翻譯工作的意愿。
今年5月,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數位學者到香港參加“佛典傳譯—漢藏互譯籌備研討會”,中外專家探討啟動漢文《大藏經》和藏文《大藏經》交互翻譯的可能性,以便彼此補充、完善,會議對漢藏互譯工作的必要性取得共識。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的初步調研、論證結果顯示,與經過對勘的《中華大藏經(藏文部分)》藏研版對比,僅《丹珠爾》部分,漢文《大藏經》缺少310卷;有海外學者認為,需要漢譯的藏文《大藏經》經籍達4007種。
鄭堆提到,中國古代曾有過輝煌的譯經成就,在唐代,玄奘法師等大譯師、西藏桑耶寺等譯經場所,為成就《中華大藏經》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今要實施漢藏文佛經相互補譯,需要一批熟知佛教文化、掌握不同語言的譯師和學者互相配合、共同完成。
他呼吁,這是一項重大工程需要大師級人才,尤其是漢藏學者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也希望海內外藏學界積極支持。
鄭堆還透露,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今年正式啟動的《中華大典》(藏文卷)編輯出版工程,計劃用15年時間,全面收集整理并編輯出版《中華大藏經》(藏文部分)中未輯錄的歷代學者、高僧的藏文著作。(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