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學獎規則激辯后大修 只為扶持精品力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8-03]
“這次評獎,我們懷著巨大的期待?!?月31日,四川省作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第七屆“四川文學獎”、第五屆“四川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評選活動日前已經啟動。作為檢驗近3年來的文學創作成果、助推文學創作熱情的重要活動,三年一屆的四川文學“兩獎”評選開評前就引起了川內作家的強烈關注。省作協專門召開主席團會議,在充分醞釀后,對原有評獎規則進行了大幅度修改,顯示了省作協對激勵創作、扶持精品力作的強烈愿望。
三評改二評,舊規則在激辯后修改
7月19日,在省作協第七屆七次主席團會議上,基本套用“過去辦法”的評獎規則沒有得到與會者的普遍認同,大家暢所欲言,氣氛異常熱烈。與會主席團成員伍松喬介紹說,“這么多年,從來沒有這樣熱烈、激烈的討論,對文學,大家心里都有太多想法要說?!币馕鳚扇?、何世平、龔學敏、羅亮齊、母碧芳等在四川文學界頗有建樹的作家們紛紛對規則提出修改意見。
此前,四川文學獎評選實行的是“三審模式”,即初評、二評之后,最后由45人組成的終評委投票決定。上一屆評選中,有終評委因為不熟悉詩歌創作,只好向《星星》詩刊的編輯請教:“你說誰的詩寫得好,我就投他一票?!薄皩I不對口”的尷尬是對公正的損害。曾參與上屆評審的作家賀享雍也為難地說,“評獎中,集中閱讀的時間只有3天,只能對眾多作品片斷式閱讀,很難保證質量?!?br/>
四川文學獎已進行了六屆,按說規則和程序都已成熟,始料不及的激烈討論背后,反映了作家們對四川文學精品力作不多的憂慮?!皬膩頉]有那么激烈的討論”之后,“四川文學獎評獎辦法及實施細則”有了大幅度修改。重要的修改有:兩次獲獎者不再參評,以鼓勵新人參評;所有參評作品不能有特例,必須經過初評和專家組二審,防止人情和走后門;“終評委”變身為終評審查委員會,只負責監督評選規則執行、作品版權審核工作,評獎決定權交給了專家評審組。
規則修改只有一個目的,體現公平公開,鼓勵新人新作。作家李一清本來有小說《木鐸》參評,在被選為終評審查委員后,主動放棄了參評。
16個名額已不少,文學獎不能掉價
四川文學獎共設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兒童文學、文學理論批評等獎項,“少數民族文學獎”獎勵少數民族作者用民族母語或漢語創作的文學作品。3年才評一次,獲一次獎也不容易,在修訂規則時,曾經有人提出多設獎項“激勵創作”。但四川文學獎終評審查委員會副主任呂汝倫說,“本屆四川文學獎共有16個獎,寧缺毋濫是評獎的重要原則。如果沒有合格作品,就果斷減少獎項?!?br/>
四川文學獎是省內最高規格的文學獎,同時也有全國的知名度,阿來、楊紅櫻、麥家、裘山山等全國知名的作家,都曾是四川文學獎的獲得者。我省詩歌評論家曹紀祖曾獲得第三屆四川省文學獎,此后又擔任第四屆、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終審評委。他告訴記者,“獲得四川文學評論獎,是入選魯迅文學獎終評委的重要原因?!?br/>
質量是作品獲獎的唯一要素,同時文學作品也應該有較高的“社會認知度”,不該只是圈內專家的意見。為了擴大視野,此次評獎增設了來自社科院、高校的專家參與評審,出版社、高校和各類文學刊物都可以推薦優秀作品參評,而不止限于各地作協機構推薦。本屆四川文學獎還暫停了影視戲劇文學劇本和翻譯文學獎的評選。主席團會議認為,“影視戲劇文學劇本不好界定最終成果,省內缺乏對翻譯作品評審的專業人士,評定權威性不夠,不如不評?!?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