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2012春拍規模大幅下滑 藝術品市場進入調整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7-31
      近日,隨著南方兩大拍賣行朵云軒、西泠印社的相繼落槌,春拍也終告一段落。相比往年春拍的紅紅火火,今年春拍卻顯得有些“冷清”,一路下來盡顯疲態,除北京保利的《萬山紅遍》以及北京匡時上拍的“過云樓藏書”之外,鮮有亮點出現,拍賣規模和成交額均大幅下滑。從今年春拍的種種表現來看,“藝術品市場進入調整期”“拍賣市場逐步走低”已從專家的預測變成了現實。

      拍賣規??s水 成交額下降

      早在去年秋拍遇冷之時,就有專家預測2012年春拍將繼續回調。從參與春拍的拍賣公司數量、舉辦的拍賣場次、上拍作品的數量以及拍賣成交額來看,今年春拍可謂是整體縮水,且縮水幅度極大,有媒體甚至用“跳水”一詞來形容。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布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2012年春季)》顯示,2012年春,經濟運行水平下行,藝術市場回調。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30日,中國藝術品上半年拍賣總額為281.60億元,同比2011年春下降了34.27%,環比去年秋下降了34.22%。參與春拍的拍賣公司和舉辦的拍賣場次也都明顯下降。不少2011年磨刀霍霍進入藝術拍賣市場的拍賣公司不見了蹤影,2012年春參拍的拍賣公司數量為224家,環比2011年秋減少了71家;拍賣會的數量為296場,比上季度減少113場;專場數量比上季度減少了626場,為1083場。另外,由于今年春拍賣家惜售、買家觀望,拍賣公司遭遇作品征集困難,本季度,作品上拍數量為234877件,比去年春減少了16093件,比去年秋拍減少了112370件;成交總量為112991件,比去年秋拍減少了29014件,降幅為20.43%。

      對于今年春拍不盡如人意的表現,人們紛紛猜測其背后原因。有人將原因歸結為國內外經濟形勢的不景氣。進入2012年,世界經濟總體運行水平偏低,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買家受到大環境影響,造成心理緊張,購買意愿不強,進而影響到拍賣市場。另有業內人士分析,雖然經濟大環境會對春拍帶來影響,但并不是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原因是,我國拍賣市場自2009年以來呈現出跨越式發展的態勢,市場規模大幅擴充,拍品價位成倍上漲,到2011年,上漲幅度已達到一個頂點。而市場的漲落有一定規律,漲高到一定程度,自然需要回落釋放。

      對于今年春拍縮水,更多人愿意保持樂觀態度,因為拍品資源仍處于珍稀狀態,價格繼續下跌的空間不大。業內專家季濤認為,成交額的減少,既有市場內在調整的原因,也有投資者追漲殺跌恐慌心理的原因。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隨著人們對藝術品認識的逐漸提高,參與拍賣會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供需關系將決定藝術品的價格,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未來還會有比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藝術品市場價格仍會在調整期后繼續上揚。

      進入調整期 市場回歸理性化

      在經過幾年的快速成長之后,今年的春拍如專家所說進入了調整期。從春拍籌備之時遭遇作品征集瓶頸,到春拍進行時,市場信心的不足以及市場人氣的滑落,調整期的“癥狀”表現相當突出。對于今年萎靡不振的春拍,很多人更愿意把它看做是市場回歸“健康”“理性”狀態。業內人士認為,自2009年以來,藝術品價格上漲飛快,價格急速飆升為市場的長久健康發展埋下隱患,市場調整是這三年藝術市場快速發展的結果,但是進入調整期并不意味著市場的完結。藏家與投資者應當正確看待當下所處的狀態,理性應對藝術品市場的變化。

      據記者了解,相比往年,今年春拍億元拍品明顯下降,僅有4件,其中拍價最高的為李可染的《萬山紅遍》,以2.9325億元成交,而2011年拍價最高的作品為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為4.5億元。就連人們給予極高期待的“過云樓藏書”,成交價也沒能超過2億元,最終由南京藏家以1.88億元拍得。另外,今年還有徐悲鴻《落花人獨立》、李可染的《蒼巖白練圖》、吳湖帆的《紅樹室圖》等一些大師級作品流拍,業內人士分析,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了在大的經濟形勢下,買家的資金流量和購買信心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買家在競拍時更加理性化。在買家慎重競拍的同時,多數拍賣公司也由于市場的理性回歸而自覺擠掉泡沫,盡量避免假拍和拍假。不僅對拍品的上拍數量進行控制,還嚴格把關拍品的質量,盡量較為客觀地反映市場狀況,進行保守估價。

      然而,市場調整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季濤認為,2012年的秋拍市場依舊會繼續調整。利用這一調整時機,拍賣公司可以借機審視和加強自己的管理水準和法律意識,強化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優勢,增強自己的征集和營銷能力,進一步提升拍品征集中的市場喜好度和價格精準度。

      調整營銷策略 開創拍賣新模式

      所謂“窮則思變”,面對調整期的春拍市場,各大拍賣行使出各種招數積極應對,并取得不錯的效果。這其中成績最為突出的當屬北京匡時對“過云樓藏書”的營銷以及上海泓盛《地書》項目的運作。

      今年春拍的最大亮點莫過于“過云樓藏書”了。作為主推項目,北京匡時在對其營銷推廣上花足了功夫。從拍前通過制作專門的紀錄片、召開學術研討會、在全國幾大城市巡展、捐贈買方傭金等方式全方位宣傳“過云樓藏書”的文化價值,再到拍后北大和南京鳳凰爭奪購買權,匡時的營銷本身就是今年春拍的一個值得研究的“事件”。對此,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分析認為,這次營銷事件帶來的效應不僅僅局限于匡時或“過云樓”本身,而是讓拍賣行從業人看到了大眾營銷帶來的可觀預期,建立了高端小眾拍賣行的大眾營銷范本。這個案例之后相信包括匡時在內的各家拍賣行都會更為注重市場營銷,注重品牌管理秩序。倘若運用得當,受益的將不只是匡時和過云樓本身。

      另外,上海泓盛對《地書》項目的運作方式也讓人眼前一亮,可謂開創了亞洲拍賣模式的先河。上海泓盛將徐冰在滬申畫廊的展覽項目“地書項目2003——2012年”作為整體以一項拍賣標的進行打包拍賣,包括書、影響作品、裝置作品等十幾大類,所有作品加在一起有兩千件左右。上海泓盛一位負責人表示,對一個展覽項目整體拿出來拍賣,并且其中包含這么多內容,是整個華人拍賣區里最大的一個項目,也是整個亞洲地區首創的做法,無論從品種的選擇。還是其所包含的內容來看,都是一個突破。

      除此之外,一些拍賣行通過開設特色專場吸引眼球。北京匡時推出的“故國情懷明遺書畫作品專場”,西泠印社推出的“中國名家漫畫作品拍賣會”,北京保利推出的“老油畫”專題等也都表現不俗,受到不少買家的推崇。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