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人民幣收藏誤區:全套才值錢 單幣價值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6-21
      近年來,人民幣收藏行情看好,不少人都難免產生“悔不當初”的心態早知道小時候就應該把那些新票子保存下來。實際上,真正的收藏更像一種無心插柳的行為,若是刻意追逐收益,反而容易走入誤區。

      誤區一:全套才值錢 單幣價值低

      目前,關于舊版人民幣經濟價值高的說法不少,比如“一套第一版人民幣能換一套房”等等。實際上,對于這些珍貴的舊版人民幣,不少藏友難以集齊全套,是不是單張的就沒有收藏價值呢?

      南寧的于先生手里有一些第二套、第三套的人民幣,都是當年夾在書本里忘記用了,后來整理舊物品時無意中發現的,這個意外的驚喜讓于先生很是高興,他迫切地想知道目前這些舊版人民幣的收藏價值。于先生到了南寧市新華街郵幣卡市場等地方了解行情,又詢問了一些收購舊版人民幣的人士,發現這些市場人士在開價的時候都以“你的東西不是整套,收藏價值不高”為由,壓低價格。比如1965元10元的“大團結”開價二三十元,1960年的1角“背綠水印”開價1000元左右,相比起全套的總價值來說,單張舊幣的市場價格要低很多。后來,于先生在一位藏友的幫助下對市場行情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發現自己的藏品其實有幾張屬于珍稀單品。

      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菜市場、公園邊都有人打出收購舊版人民幣的牌子,市民們只要帶東西去,當場就可以交易。不過,如果不了解行情,輕易賣了東西也有可能會吃虧。

      專家點評:稀有品種不成套也珍貴

      廣西錢幣博物館錢幣專家祁兵介紹,舊版人民幣并非一定要集全套才有收藏價值,一些稀有品種是不需要成套出售的,它們本身的收藏價值已經很高了。因此,藏友或是普通市民在交易時一定要了解清楚,以免賤賣了珍寶。那么,如何判斷某一幣種人民幣的稀缺程度呢?那就要把握好幾個要點。

      首先是發行年代。一般來說,人民幣發行年代越早越稀缺,因為紙幣不能長期保存,它可因各種原因被破壞、毀損和廢棄。例如:第一套人民幣發行年代最早,其存世量相對很少,故較稀缺;第三套人民幣中發行最早的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和1962年版背綠1角券,現在已很難見到,是第三套人民幣中最稀缺的兩張票券;第二個要點是面值,一般而言,高面值的人民幣比較低面值的人民幣存世量少。因為高面值人民幣大多都被收回,除特殊情況外,民間一般不會保存。例如第二套人民幣中的10元券存世量就很少;第三個要點是冠號位數,人民幣冠號位數少的票券一般比位數多的票券稀少,因為冠號位數的多寡標志著紙幣的印制發行數量的多寡,位數越多的其印制發行數量越多,相對存世量也越多。

      誤區二:見舊幣就收 管它新或舊

      見到舊版人民幣市場行情日漸升溫,有的收藏新手也急忙加入到錢幣收藏行列來,只要見到是舊版人民幣,就出高價收進來,希望有朝一日能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那么,是不是只要是舊版就值得收藏和具有市場價值呢?

      兩年前,市民農先生退休后迷上了人民幣收藏,他感覺玩人民幣收藏是最放心不過的收藏了,因為“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東西,哪里有不認識的道理?”為了獲得更多的藏品,農先生四處走訪,只要是見到舊版人民幣就一一收入囊中,其中有不少是破損、破舊的,他也不介意,而是細心地將這些紙幣夾在厚厚的字典里。就這樣,突擊了兩年時間,農先生有了數量不少的藏品,但是在與藏友的交流當中,別人告訴他,藏品的品相極大程度上決定了收藏和市場價值。像這種品相差的,其市場價值是很低的。

      專家點評:人民幣收藏很講究品相

      南寧資深錢幣藏家盧勇談到,在紙幣收藏中,九成新以上的稱為“全品幣”,此外根據紙幣的新舊和保存情況分為九品、八品甚至更低的五品、四品等。實際上,除了個別極其珍稀的幣種之外,絕大多數的紙幣都講究品相。好的幣種還需要品相配合,如果品相很差,鮮有人愿意接貨。

      盧勇說,品相影響收藏價值,這也提醒廣大藏友在保存自己的藏品時需要注意細節。注意防霉、防折、防蛀、防褪。防霉變的關鍵在于防潮,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尤為重要。防潮的焦點是紙幣所處的溫度與濕度。在處理藏品時盡量不要在夏日的高溫與潮濕的環境中進行。一旦發霉,可用質地柔軟的紙或布輕輕地擦拭。霉變嚴重的紙幣,可用清水漂清,并用吸水紙吸干,在略潮時將紙幣放平夾在白本子中,壓上重物使之平整。新紙幣忌有折痕。觀看時,最好用鑷子,紙幣應該裝入集幣冊中。對于不平整的紙幣,忌用電熨斗燙平,因為易傷紙質。防止蟲蛀也是不可掉以輕心的,對于長期保存的紙幣,應每年定期翻閱。一是起到通風作用,二是檢查藏品是否有變化。此外,千萬不要將紙幣和報紙、書籍等雜物堆放在一起。紙幣在經過一個較長時期保存后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褪色,這與紙質及油墨的優劣有直接關系。在保存上,要避免強光照射。

      誤區三:物以稀為貴 盲目追異型

      不管何種收藏,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物以稀為貴。比如錯版的、圖案印翻轉的、印錯字的、刷錯顏色的等“異型”藏品,其市場價值往往遠遠高于同類藏品。不過,這些藏品也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可遇不可求,盲目去追求往往容易遭遇陷阱。

      南寧的杜女士喜好錢幣收藏,她收藏有大量的古代銅錢,其中一些由于鑄造的年代以及區域不同,錢幣上留下了細微的差別,有不少外地藏友都愿意出高價求購那些有“胎記”的錢幣。有一次出差,杜女士在一個外地的舊貨市場遇到了兩件特殊的藏品,一件是一張第三套人民幣中的10元幣,從正面看不覺得有什么特別,但是反過來再看就讓人驚訝了,原來這張錢幣的正反兩面都是一樣的。還有一件是2分面值的硬幣,但是很奇怪,這枚硬幣居然沒有年份。賣家解釋說:“這就是錯版錢,珍稀得很?!弊詈?,杜女士以很高的價格買下了這兩件藏品。

      讓杜女士意想不到的是,正當她高興地去找行家分享自己的收藏時,別人告訴她,這些都是人為造假的“李鬼”,所謂的兩面圖案一致,其實是將兩張紙幣粘在一起。沒有年份的硬幣,其實是被人為打磨掉了年份的數字。

      專家點評:追求錯版藏品不可取

      南寧資深錢幣藏家陳漢生介紹,人民幣是一種特殊的收藏品,因為其印刷、發行、回收均有一套嚴格的制度。那些所謂的兩面圖案一樣、漏印年份、水印倒過來、只有半個水印、編號少了個數字等等的“錯版”情況,都不符合人民幣真幣的特征,其實這些錢幣是沒有收藏價值的。市場上出現這種所謂“錯版”幣,其實都是一些“變造幣”,是一些人故意制造出來的。藏友和市民千萬不要上這種當,迷信所謂的“萬中無一、千載難逢”。比如說,現在的“連體鈔”很珍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是這種情況對第一、二、三套人民幣并不適用,這三套幣都沒有印制“連體流通紀念鈔”。假如藏友碰到了這三套幣的“連體鈔”,那肯定是假的。又比如,目前第三套人民幣中的背綠1角券漲到了幾千元,市場上的背綠1角贗品也多了起來,大部分贗品的做法是將普通的第三套人民幣1角券的背面在電腦上修改成背綠1角。

      陳漢生提醒,不管何種收藏,都會面對識假仿假的問題。對于喜好舊版人民幣收藏的人士來說,一來要端正心態,不要盲目地想著一夜暴富,從而去追求那些所位的孤品、錯版;二來,也要對發行的情況有清晰的了解,這樣才能養成識別贗品的判斷力。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