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當代書畫家成收藏投資潛力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6-12]
背景提示
書畫市場整體升溫,古代、近現代書畫資源日漸稀缺,當代書畫成為不少人收藏與投資新的關注點。
記者調查采訪了解到,在沈陽200余家畫廊中,至少有八成在經營當代書畫。畫廊拉近了當代藝術與人們的距離,也助推了當代藝術收藏熱。個別名家書畫已經一作難求,一些人開始將目光投向那些還未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的有潛力的書畫家。
我省素有美術大省之稱,美術資源十分豐富。那么,怎樣發掘本地書畫家這只“潛力股”?目前沈陽畫廊的當代書畫行情如何?該以什么樣的心態來投資與收藏當代書畫?這些都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沈陽200多家畫廊中,80%左右在經營當代書畫,尤以本地畫家、書法家的作品為多。
當代書畫的整體價格近5年間幾近翻了一番,而知名書畫家作品價格的增長幅度還要高。
發掘尚未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的“潛力股”書畫家,成為書畫收藏與投資者新的關注點。
現象
當代書畫成投資新熱點
李學偉是一位資深的書畫收藏與鑒定專家,近一年來他一直幫身邊的朋友忙活著這樣一件事“看”當代畫,投資市場前景好的書畫家的作品。
他說:“書畫市場整體升溫,古代、近現代書畫資源日漸稀缺,當代書畫成了不少人收藏與投資新的關注點。 ”
李學偉的說法在記者隨后的采訪中得到了證實。
5月26日,周末,沈陽魯園古玩城人頭攢動。在一樓的一家畫廊,市民陳先生正在一幅油畫作品前駐足觀看,幾分鐘后,他開始向畫廊工作人員詢問畫作價格并記下了畫家的名字。
陳先生所關注的這幅畫作,是一幅風俗人物畫,出自省內一位青年畫家之手。
陳先生對記者說:“我特別喜歡書畫,原來搞古代書畫收藏,但這幾年市場上古代書畫越來越少了,所以開始接觸并研究當代書畫了。 ”
當代書畫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采訪中,沈陽一家畫廊經理陳國輝對記者說:“我的畫廊經營的書畫有近現代作品,也有當代作品,但作為投資來說,不少人熱衷當代作品。 ”
與古代或近現代書畫家的作品相比,投資當代書畫家的作品相對風險較小,一是作品的真偽容易辨別,二是當代書畫價位相對較低,未來會有更大的升值空間。
“這幾年藝術品市場不斷發展,畫廊里的畫越來越豐富了,人們對書畫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 ”沈陽另一家畫廊的經營者葛紅生對記者說。
在他的畫廊里,省內有些畫家的作品已經漲到幾萬元錢一平尺了。
葛紅生說,“我以前做別的生意,因為一直喜歡書畫,而且畫廊業也在不斷升溫,便轉而經營畫廊了。 ”
他畫廊里的書畫主要有兩個買進渠道,一個是到畫家手里拿,一個是到藏家手里淘。他說,他更愿意選擇前者。
在他看來,“畫家專心畫畫,畫廊來做市場經營,這是最佳的書畫創作與經營狀態。 ”
行情
總體看5年間上漲1倍
陳國輝開畫廊有10來個年頭了,對于當代書畫市場的升溫,她深有感觸。采訪中她講到了省內一位知名畫家的作品,“10年前我就開始賣他的畫,那時幾千元一平尺,后來漲到了幾萬元一平尺,現在已經達到幾十萬元一平尺了。 ”
她說,這幾年投資和收藏藝術品的人越來越多了,名家書畫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對于收藏者來說,購買名家書畫不僅是一種審美需求上的消費,也是保值增值的經濟投資。
書畫收藏熱正在興起。 6月3日晚,在北京保利2012春拍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上,再掀高潮:著名國畫家李可染的畫作 《萬山紅遍》以近3億元的高價成交;3月上旬北京榮寶拍賣會第72期迎春拍賣會當代書畫專場,范曾的《老子出關》成交價格為212.8萬元;白雪石的《千峰競秀》成交價格達到179.2萬元……
在雅昌藝術網的名家書畫指數上,記者6月10日瀏覽看到:當代畫家張曉剛(微博)畫作指數 107.5425萬元/平尺,上漲91%;當代畫家劉野畫作指數89.5364萬元/平尺,漲幅152%……
書畫市場整體升溫,采訪中沈陽一家經營油畫的畫廊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現在人們對油畫的認識也提高了,我們畫廊的油畫平均價格在1萬元左右,今年初部分油畫又漲價了,但好畫還是供不應求。 ”
資深書畫收藏與鑒定專家李學偉介紹說,“從總體上看,近5年間當代書畫的價格幾近翻了一番,而知名書畫家作品價格的增長幅度還要高。 ”
調查
沈陽畫廊80%經營當代書畫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沈陽200多家畫廊中,約有80%的畫廊以經營當代書畫為主,尤以本地畫家、書法家的作品為多。
4年前葛紅生在魯園古玩城租了個檔口,做起了畫廊生意。他的畫廊地域性比較強,除了部分全國知名畫家的畫作,更多的是遼寧本地畫家的作品。
“我的考慮是,通過畫廊推介遼寧的畫家。 ”他說,“其實遼寧有些中青年畫家的作品真的不錯,也值得推介。 ”
畫廊是藝術商業化的敲門磚。在國外,畫廊一般承擔著這樣的功能:藝術家創作的作品進入一級市場畫廊,畫廊通過一系列商業運作提升藝術家的聲望,培育藝術家市場,從而確立藝術家作品的價格標準。
雖然沈陽的畫廊還未實現這樣的工作狀態,但很多畫廊經營者卻懷揣著這樣的理想。
“我已經選擇了遼寧本地的幾位青年畫家,展示并銷售他們的畫作,搭建推廣、宣傳的平臺。我還有個想法,等他們的作品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拿到南方一些城市去集中展覽,把他們的作品推向全國。 ”葛紅生說。
素有美術大省之稱的遼寧,不乏畫家資源。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王易霓向記者介紹說,現在我省有中國美協會員540多人,省級美協會員2500人左右,每年大約有40人入會中國美協,成為會員,從美協會員總數上看,我省在全國是名列前茅的。
在剛剛公布的2011年中國美協會員入會名單中,我省申報的42人有35人獲得批準,排名全國第三。
從我省的美術創作隊伍上看,也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以第11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率為例,我省共申報 42幅作品,入選了 38幅,入選數量占全部作品的90%多。這些年來我省國畫發展很快,水彩畫、版畫、工筆畫、雕塑、大型壁畫等在全國都有重大影響,獲獎總數名列前茅。
此外,我國八大美術學院之一的魯迅美術學院就坐落于沈陽,全國很多有影響的美術大家都出自于這里。我省這些得天獨厚的美術資源優勢,為畫廊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資源
淘“寶”本地畫家畫作
對于好畫的界定,陳國輝有自己的一套標準:首先,畫家一定要有特別好的品格和修養。其次,畫作不僅要有技術含量,更要有藝術含量,技術含量和藝術含量兩者兼備才能算是好畫。
她說:“遼沈地區好的書畫家很多,值得投資與收藏的書畫也很多。 ”
她回憶了幾年前去魯美同學家里選畫、買畫的情景。 “我的那位同學創作油畫,他的作品富有激情,充滿感染力。我看好了他的畫,決定把它放到畫廊里賣。 ”
此前,他的畫還沒有步入市場。 “每次選畫時,這位同學都盯著我,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有人能讀懂并欣賞他的畫;緊張的是他用真情創作的作品不舍得被拿走。 ”
“當然,這樣的畫也會感染觀眾。他的畫拿到了畫廊,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賣出了很多幅。 ”
陳國輝的畫廊以經營遼寧省畫家畫作為主。她說:“我把眼光盡量放到遼沈地區,人都有鄉情,我愿意經營本地畫家的畫作。 ”
現在她的畫廊已經和省內多位畫家合作。為了推介一些有藝術造詣的新畫家,她免費辦了幾十次展覽,在每年的“三八”婦女節,她都要組織一次省內女畫家畫展。
她也建議投資與收藏者,“提高自身修養,也要研究畫、懂畫,全面衡量才能出手。 ”
畫廊是培育藝術家的平臺。相對于功成名就的名畫家而言,很多年輕畫家的作品尚未進入拍賣市場,目前作品價格較低,升值潛力大,需要藏家與投資者的慧眼發現。
那么,當代畫家眾多,怎樣發掘“潛力股”呢?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書畫鑒定專家潘德柏分析說,判斷一名書畫家尤其是中青年書畫家的作品是否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從藝術的角度來說,一般需要具備幾個條件。一,要看書畫家的基本功力是否深厚?;竟αυ鷮嵟c否,決定著未來藝術能走多遠,也是判斷一個書畫家尤其是中青年書畫家的作品是否有投資和收藏價值的先決條件。二,要看作品是否具有獨具神韻的個性風格。藝術貴在創新,這種創新除了從傳統中來,還必須有獨具神韻的個性風格。將書畫家置于整個書畫史去定位,看其有何獨特的成就和創造。如果他的個性風格是模仿或跟風,則投資、收藏價值不大。另外,還要看他的個性風格是否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如果是一種庸俗的個性風格,則沒有任何投資、收藏價值。三,要看書畫家是否具有較高的學養和人格。作為真正的藝術家,除了具有深厚的傳統書畫功力,獨具神韻的個性風格外,還必須強調文化修養、人格修煉。一個書畫家的文化修養的高低,直接決定其書畫藝術品格的高下。 “人雅書不一定雅,但人俗書必俗”。人品即書品、畫品,當代一些書畫家尤其青年書畫家只注重追求個性張揚和名利而忽略了修身,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中國歷代對書畫家的品評,都有一個道德標準。投資、收藏書畫,對書畫家的人格不可不研究。
潘德柏說,從市場的角度講,還要從書畫家的社會地位、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等方面來綜合分析,尤其是書畫家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是決定其作品市場價格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這方面,投資與收藏者也應重視。
畫家如何面對市場
5月28日,在偌大的畫室里,油畫家戴都都正在專注地創作巨幅油畫《青銅時代》系列。畫作恢弘,富有象征意義。
畫面上,人物塑造采用大的筆觸,如青銅鑄造,富有歷史感,充分展現了勇士們勇敢無畏的精神。在他的畫上,可以讀出跳躍著的最激情、最生動的繪畫語言。
戴都都是遼寧畫院的副院長,他與記者談起了當下人們最為關注的畫家與市場、畫家如何創作這些話題。他說:“畫廊業的興起與發展的確是一件好事,面對市場畫家該如何做呢?我認為畫家不要去迎合市場而退步,而是要帶動大眾審美理想而進步。畫家要潛下心來創作真正優秀的藝術作品,以真切的感情感染人,以積極的力量啟發人。 ”
他說:“畫家對自己的作品負責,就是對市場負責,對收藏與投資者負責。 ”
有人曾經問戴都都:“什么樣的畫能賣? ”他回答說:“當你把畫畫到你都舍不得賣的時候,就一定能賣。 ”
面對日漸火爆的書畫市場,他仍然堅持這樣的觀點:“畫家的任務就是畫畫,畫家把自己的畫畫好了,就會海闊天空。 ”
3個月前,在“2012年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工作會議”上,專門舉辦了以“市場語境下的美術創作”為主題的研討活動,中央文史館館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著名畫家宋雨桂先生提出了新時期美術創作要“背靠市場,面向藝術”的觀點。一些畫家也表達了個人的見解。有的認為:“畫家就是畫家,畫家只有保持內心的純凈,不理雜務,才能獲得藝術上的提高,作品才能真正為大眾認可,為市場認可。 ”有的認為,“藝術不是藝術品,藝術是崇高的。如果迷戀藝術品市場,只把作品當成流通的藝術品,把優劣交給市場判斷,藝術能力就會漸漸消失。 ”“藝術不是社會功利的需要。唯有凝結起生活的感動和藝術家精神,才會跳出自娛自樂的個性小圈子,思考廣闊社會的共性問題,才有可能創作出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 ”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遼寧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王易霓說:“隨著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發展,畫廊業在不斷升溫。但是怎樣利用畫廊、經營畫廊還需要思考,畫家怎樣擺正自己的思想和位置,畫廊在充滿商業味的同時怎樣兼顧到它的藝術水準、藝術元素,目前看這些問題還很重要。 ”
當代書畫投資周期較長
對于書畫收藏、投資者來說,選擇離自己較近的當代書畫家,能夠比較方便地獲得對作者、作品最直接的感受。
業內專家提醒說,“書畫投資和收藏眼力非常重要,要用眼睛買畫,不要用耳朵買畫?,F在有些人買畫僅看畫家名氣,其實名氣只是衡量畫作的一個方面,真正的書畫收藏者所看重的應該是作品的真正的藝術水準。 ”
收藏與投資當代書畫需要興趣,也需要心境。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要享受精神上的樂趣。收藏與投資者要認真研究哪些書畫家的作品值得買,為什么值得買,做到心里清楚。
中國書法家協會鑒定收藏委員會委員、書畫鑒定專家李學偉建議說,“從長遠看,書畫收藏與投資要關注那些畫得好但還未走向市場的書畫家,這是"潛力股",剛開始他們的書畫價格比較低,要提前介入,將來升值空間會較大。 ”
當代書畫投資周期較長。一位經營當代畫作的畫廊業主對記者講:“每年我都到畫家那里去買畫,但不會很快賣出去,需要經歷積累、儲存、銷售的階段,通常當年是掙不到錢的。 ”
而據相關專家講,對普通投資者而言,當代書畫投資一般5年以上才會獲得較大的回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