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河北成安發掘出土珍貴唐代石雕漢白玉“白龍馬”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6-07
      記者從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圓寂地河北成安縣獲悉,在該縣封邊董村一家農戶院中,近日發掘出土一石雕漢白玉“白龍馬”,“馬首”與“馬身”已斷裂。經邯鄲市和成安縣文物專家初步鑒定,這一出土文物為唐代石雕漢白玉“白龍馬”,發掘地原是封邊董白馬寺遺址,與慧可有著密切聯系。


      封邊董村白馬寺距今已有千余年歷史,系東魏孝靜帝選擇鄴城東北一高地敕造,寺后就是封邊董村。東魏、北齊年間,禪宗二祖慧可在鄴地成安一代講經傳法。當時,鄴城周邊是佛教興盛之地,聚集著大小佛寺四千余所,建有許多皇家、貴族專用寺院,是慧可往來的重要場所。

      據成安縣文物專家介紹,封邊董村東北至慧可大師講經說法的道場成安匡教寺十公里,北至慧可大師圓寂的二祖村元符寺五公里,西南至鄴城二十公里。出鄴城東北來往馱運經卷的白馬經常歇息白馬寺內,慧可來往都城時也常駐足于此,白馬寺與慧可有著密切聯系。后來,慧可圓寂于成安并安奉在二祖村,留下了真身舍利、元符寺、匡教寺、二祖塔等遺跡,成安因此被譽為禪宗圣庭、中國禪都。

      東魏、北齊年間,封邊董白馬寺已初具規模。唐時佛教鼎盛,白馬寺大規模擴建,塑漢白玉菩薩仙體安奉寺內,被稱為“白玉仙”。其坐騎為一巨大漢白玉石獅,雕刻精美,威武雄壯,村民稱之“白龍馬”。

      白馬寺元代毀于兵變,明代逐步恢復重建。遺址現存有明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三塊巨大石碑,碑文清晰可辨,詳細記載了明、清重修白馬寺經過。經歷大自然風吹雨打和人為毀壞,白馬寺現已面目全非,以往宏大的建筑規模不復存在。(記者齊雷杰)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