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投資中國玉雕大師的玉雕精品正逢其時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6-01]
前些年,拍賣場上常見到的是古玉拍品,近幾年,新玉在拍賣場上開始漸漸多了起來。新玉沒有經歷過歷史還會有收藏和投資價值嗎?實際上,古玉的鑒定、收藏和投資與新玉的鑒定、收藏和投資完全是兩類不同的概念和方式。
如今在國內的玉雕市場上,古玉的造假勢頭之猛、規模之大,可謂史無前例,致使市場中古玉贗品比比皆是,真正上乘的古玉則一塊難求。同時,古玉的鑒定標準也不確定,沒有權威的鑒定部門為之把關并出具權威的證明,不同年代的古玉,經過不同的幾位行家掌眼會有著不同的鑒定結論。另外,一般的古玉玉質都不是很好,各種產地及各種檔次的玉料都兼而有之,除去那些官用或用來進貢的玉石件以外,大部分的民間老工的東西也沒有現代的雕刻工藝成熟細膩。
新玉是指用近期開采出來的玉石籽料或山料,用現代的加工理念和加工手法雕刻出的工藝品,尤其指那些料質、工藝及顏色都比較一流的玉石成品。相對古玉而言,料好工精的和田玉籽料更容易鑒別,真偽易辨,雕制年代更明顯,市場相對透明。加之上品白玉資源越來越少,造成近年來新玉價格的一路飆升。應該說,二十多年來,玉料價格一直呈上漲態勢,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塊200克左右的和田玉籽料也就是一兩個雞蛋的價格;但到了1980年,一級和田玉山料每公斤是80元,籽料每公斤100元;1990年,山料攀升至300元至350元/公斤,籽料達到1500元至2000元/公斤;2005年,一級和田白玉籽料的價格達到10萬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每公斤上百萬元;而到了2006年,和田玉的價格翻了兩番還多;2011年更是年均升值50%——70%;2012年春節過后,國內和田玉上品原料的價格依舊居高不下,玉雕藝術精品的價格依然堅挺,中小件的玉雕作品交易平穩,流通較快。
相比其他藝術收藏門類,比如古董文玩的鑒定和斷代,玉石鑒定的難度也相對更小,因此,從投資的角度講,買塊上等新玉比收藏古玉省心、簡便。這或許是如今古玉市場價格賣不過新玉的最直接原因吧!
玉雕收藏熱、投資熱快速升溫的另外原因還在于國人在慢慢回歸串通的文化情結。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對于玉的喜愛已經融入到了血液中,一旦經濟與傳統文化復蘇的局面出現,這種喜愛就會表現出來。
上品和田玉存量資源緊缺,保值升值前景明確,因此,收藏優質玉雕也成為了抵抗通脹最佳的避險手段。
當代玉雕工藝水平的發展勢頭也是近百年來最好的時期。玉雕產出最多,工藝表現的內容最為豐富,工藝水平為最精,而享受這一藝術的人群也達到了有史以來最眾多的時期。玉不琢不成器,玉雕的藝術生命就在于設計和雕刻工藝。一件玉雕作品,不僅僅要依靠每分鐘 1 萬 5 千轉、精細度可至 0.1 毫米的先進工具,更要強調工藝制作者的素質與思想,因為一件好的藝術品并不是看工藝如何繁復,而是強調綜合的藝術表現力與良好的工藝感覺。從近幾年新玉拍賣的結果可以看出,玉雕的附加價值就在于,依附原石精貴的質料,藝術家新穎的創意和精雕細琢的技法而表達出的思想和情感。
收藏、投資當代玉雕的人除了重視玉質上乘以外,考慮更多的往往是玉雕作品的創意和工藝,在于玉雕的思想性、藝術性與工藝性的完美結合。過去有一些觀點認為越復雜越能體現工藝的精湛,簡潔有時候更能體現美,但簡潔并不意味著簡單好做,好的玉雕作品也并不是非要全都鏤空。當代玉雕作品工藝更加精美,表現手法更加多元化,為提升收藏家的眼光和鑒賞水準提供了很好的市場平臺。
近幾年拍賣的當代玉雕精品,其中有許多都是署名的中國玉石雕刻大師設計、制作的。比起那些沒有雕刻師姓名或者無名雕刻師的作品,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的作品能多拍出百分之幾十甚至成倍的價位,說明玉雕的收藏者和投資者更加看重創意和工藝,更加認可玉雕大師作品的投資回報的潛力。2012年春拍,連續多年拍賣玉雕精品的北京博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和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將拍賣“中國玉雕大師白玉精品專場”,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也首次推出“玉雕大師作品專場”拍賣,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也將聯合江蘇省工藝美術館將其館藏的近百件和田籽玉精品組成拍賣專場,這都充分說明玉雕精品的投資高潮到來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