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小人書身價上漲數千倍 收藏升值有門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5-28



      四五十歲中年人的童年生活,少不了連環畫的陪伴。當年每本只有一毛多錢的 “小人書”如今卻身價倍增,成為收藏界的新寵。上海拍賣行將于下月舉辦連環畫拍賣專場的消息近日甫出,前來打探消息的收藏者已經絡繹不絕。

      無萬冊不敢稱收藏

      在沒有電視、網絡和游戲的那個年代, 圖文并茂、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趣味濃郁的連環畫,成了孩子的啟蒙老師,在這個小小的世界里,孩子們知道了四大名著,知道了岳飛、楊家將、文天祥,知道了肖飛、劉洪、郝明、史更新、楊子榮……

      上海拍賣行負責連環畫拍賣的繆逸仁先生介紹,中國連環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馬王堆古墓中的棺畫,在甘肅敦煌、廟堂、民間家庭,都可以看到以壁畫、磚刻、木刻、剪紙等形式存在的連環畫。上世紀初連環畫成為一個獨立畫種,那時上海出現了“點石齋”等早期畫報,繼而出現了開始是散張后是各種開本形式的小本子連環畫。 1925至1929年,上海世界書局出版了五部冠以 “連環圖畫”的出版物,即 《連環圖畫三國演義》、《連環圖畫水滸傳》、 《連環圖畫西游記》、 《連環圖畫封神榜》、 《連環圖畫岳傳》,這幾部作品在當時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連環畫”的名稱也因此被社會認可。新中國成立后,連環畫得到了很大發展,成為一種完美而獨特的藝術形式,在我國文化藝術領域曾經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電視、電腦等電子傳媒事業的發展和其他各種原因,連環畫逐漸跌入低谷。

      在書店里難覓的連環畫,漸漸勾起讀者的懷舊情結,到上世紀90年代后半期,連環畫開始成為收藏品,2005年以后,連環畫收藏勢頭發展迅猛,據了解,全國連環畫收藏者已超過200萬人,在上海,經常參與連環畫交流活動的就有十萬之眾。

      正因為連環畫題材廣泛、印刷量巨大,因此收藏門檻較高。尋常收藏個兩三千冊連環畫,可不敢自稱是 “收藏者”,一般成為連環畫收藏級別的,

      收藏的連環畫不下萬冊,堪稱汗牛充棟。

      身價呼呼往上躥

      誰都想不到,當年幾毛錢,甚至幾分錢一本的連環畫,如今身價會上漲數千倍乃至數萬倍:人民美術出版社1951年出版、由著名畫家劉繼卣繪畫的連環畫 《雞毛信》,如今市價已經超過10萬元;一套全品相的《三國演義》,市場價逾 30萬元;1968年2月出版的 《公字的凱歌》,當時價格僅0.13元,現在市價已上漲到2萬元左右。

      繆逸仁認為,連環畫之所以身價倍增,是其具有多重價值:

      一是藝術價值。中國連環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白描,后來發展到鋼筆畫、素描、水彩、水粉、國畫、油畫、木刻、剪紙等等,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藝術畫種,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大批連環畫繪畫者脫穎而出,經典作品層出不窮,如劉繼卣的 《東郭先生》、趙宏本的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王弘力的 《十五貫》、程十發的《哪吒鬧?!?、賀友直的 《山鄉巨變》、華三川的 《白毛女》等等。一些過世或在世的國畫頂尖高手,陸儼少、程十發、劉旦宅、陳逸飛、顏梅華、戴敦邦、聶秀公、施大畏、鄭家聲、韓敏、方增先、龐先健等人成名都是從連環畫創作開始的。

      二是史料價值。連環畫因其普及面廣、發行量大,因而成為我國一定歷史時期的主要宣傳手段,反映各時期的時代風貌,刻畫具有時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建國初期,古典題材的作品占了較大的比重,六十年代前期突出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以及革命戰爭時期的英雄形象,七十年代是階級斗爭,八十年代是一個創作高峰,多題材、多品種、大發行量,突出體現了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文化陣地欣欣向榮的政治局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銘刻歷史的連環畫作品也就越發珍貴,如 《三國演義》、 《雷鋒》、 《王進喜》、 《大寨之歌》、 《投降派宋江》、 《孔老二罪惡的一生》等等。

      三是知識價值。連環畫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古典還是現代、神話還是寫實,也無論是長篇還是短篇,所有的文藝作品都可以濃縮到這一個小小的窗口,閱讀連環畫是人們特別是小學生通古博今、了解世界的一個有效手段。

      收藏升值有門道

      上海拍賣行下月舉辦的連環畫拍賣專場將推出280件拍品,除連環畫冊外,還有數十件連環畫原稿。

      拍品中,既有華三川的大小開本《白毛女》、 《怎么辦?》、 《項鏈》、劉繼卣 《東郭先生》,程十發 《雙身鳳》、《哪吒鬧?!?,徐笑呆 《沈瓊枝》、顏梅華 《禮物》,王弘力 《王者》、 《嶗山道士》、 《十五貫》,羅霞 《阿娜伊特》等五六十年代的老版書,也有七八十年代的名人佳作,包括套書、簽名本、宣傳畫等,有些標的底價都十分低廉,比如一套50冊9到9.5品上美 《東周列國》,底價只有1000元,還不夠買其中幾本 “總筋”;所謂 “總筋”,即套冊中印數少存世量少的連環畫,離開它們便不成套。一套60冊老版(1957年)《三國演義》,品相雖然不佳,底價也只有1000元; 1974年港版9品 《水滸》一套24冊3500元,也可謂 “皮夾子”。簽名本中一套21本港版10品白鷺先生精裝繪畫 《金瓶梅》,每本畫家都特意認真簽名并鈐印,底價也僅3500元。

      連環畫家創作的連環畫原稿、插頁,也是這次拍賣的亮點。在多部連環畫原稿中,有87歲高齡王亦秋先生9篇76幅描寫清末民初的短篇連環畫, 1992年刊登在 《哈哈畫報》上,是王先生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繆逸仁介紹,通過此次連環畫拍品征集,也從中發現一些收藏誤區,比如一些人只要見連環畫就收藏,沒有方向,不成序列,不講究品相,致使高價覓得的連環畫并沒有收藏價值。他認為,可從幾方面判斷連環畫是否具有收藏價值:一是看年代。 “文革”前出版的連環畫更具有收藏價值。因其在 “文革”中,大量連環畫被 “破四舊”,因此存世不多,在收藏界,“物以稀為貴”是鐵律。這條鐵律同樣適用收藏連環畫套冊。在連環畫套冊中,發行量大的收藏價格都不及發行量少的,比如 “水滸”系列連環畫,《誤入白虎堂》被業界視作繪畫水平最高,但因其發行量超過100萬冊,目前收藏市價反而不及發行量只有十幾萬冊的 《楊志賣刀》。因此,全品相的總筋連環畫價格巨貴,比如 《楊志賣刀》,全品相的要賣1000元/本。二看繪畫者是否名家。在連環畫界,有“南顧北劉”之稱,南 “顧”是指顧炳鑫,北 “劉”是指劉繼卣。劉繼卣創作的 《雞毛信》如今收藏價格超過10萬元。三是看品相。從書店買回從來沒翻閱沒拆封的稱為“全品相”,收藏價格最貴,而九成新的連環畫收藏價格則大打折扣。比如 《九號公路大捷》連環畫,全品相的市場開價800元,而九品的只有10元,堪稱云泥之別。

      收藏連環畫如何入門?繆逸仁建議,一是可以按專題收藏,比如專門收藏四大名著、樣板戲等;二是可以按時代收藏,比如專門收藏 “文革”前出版的連環畫;三是可以按題材收藏,比如專門收藏古代題材的;四是按人物收藏,專門收藏某一畫家的;五是可以按版本收藏,比如 《高山下的花環》,就有多家出版社發行的近10個版本,等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