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回放>
《華豫之門》是河南衛視的一檔鑒寶類節目。5月10日,一位女嘉賓帶來“干爹”送的“翡翠鑲白金觀音”掛件進行鑒定,但被專家鑒定為“贗品”。節目播出后不久,有網友爆出女嘉賓的真實身份是平面模特,“該節目是實打實的表演炒作,女生是平面模特,按給定劇本演戲?!?br/>
而就在觀眾和網友質疑電視類鑒寶節目的真實性時,一個微博又引發了對鑒寶專家的質疑。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的官方微博稱“現場專家鑒定為把第三類翡翠(C貨)說成‘仿品’,這位鑒定專家也不靠譜”。因為C貨翡翠“不是仿品與合成品,而是指染色翡翠?!?br/>
相關>
限制鑒寶類節目
3月28日,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李耀申在國家文物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文物部門將加強對媒體有關文物節目、欄目的管理,提倡宣傳普及文物鑒賞知識類節目,限制文物估價類節目,禁止在節目中進行文物交易。文物部門可在專業人員、文物資料等方面對媒體提供支持。但多檔鑒寶類節目稱暫時未收到相關部門的通知,
本組文/重慶晨報記者 孔令強
近年來,隨著文物藝術品收藏熱的不斷升溫,電視上的鑒寶類節目也越來越多,央視的《鑒寶》(已停播)、《尋寶》、《一錘定音》,北京衛視的《收藏秀》,廣西衛視的《收藏馬未都》……據不完全統計,各頻道的鑒寶類欄目有20檔,在最高峰時,曾有50多檔。最近,河南衛視《華豫之門》播出的“‘干爹’送的無價寶”再次引起各界關注。鑒寶類節目是文化普及還是娛樂作秀?電視上的鑒寶專家可信嗎?鑒寶類節目的估價準確嗎?本報記者采訪相關專業人士為你解讀。
鑒定專家是否可信?
在鑒寶節目中,專家的鑒定意見決定著藝術品的命運。那專家在現場是獨立作出判讀嗎?導演和編導有沒有提前安排?鄧丁三是著名藝術市場評估專家,《收藏家》雜志社常務副社長、執行主編,他參加過多檔鑒寶節目的錄制。鄧丁三告訴記者:他參加的節目都是專家獨立鑒定,沒有出現提前安排的情況。但鄧丁三透露了,他有幾次判定為贗品的內容被剪掉了,沒有播出。
一位參加過節目錄制的專家告訴記者,他曾經碰到過被編導暗示,要求鑒定某件寶物為真品,并報高寶物估價。
現場估價是否靠譜?
除了鑒定藝術品真偽,鑒寶類節目一般都要估價?鄧丁三說,估價并不代表市場價格,僅供參考。
那鑒寶類節目中的估價,拍賣公司是否認可呢?林爭平曾擔任過北京嘉信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任北京長風拍賣有限公司首席拍賣師。林爭平說,節目上專家的估價與該件藝術品實際價格沒有必然聯系。藝術品的實際成交價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經濟的大環境、競買人的喜好等。拍賣公司并不會依據專家在節目上的估價。
娛樂節目?科普節目?
有不少觀眾都把鑒寶類節目當做科普節目在看。林爭平建議觀眾不必太認真?!拌b寶類節目的首要屬性肯定是娛樂,不管是現場估價還是一錘子砸壞贗品,都是為了吸引觀眾眼球?!辈贿^,林爭平也認為此類節目一定程度普及了文物相關知識。鄧丁三認為它的熱播至少讓觀眾對文物藝術品產生了興趣,“這也客觀上促進了文物的保護”。
鏈接>
部分鑒寶類節目一覽
中央電視臺 《尋寶》《一錘定音》
北京衛視 《收藏秀》)
廣西衛視 《收藏馬未都》
河南衛視 《華豫之門》
山東衛視 《收藏天下》
鳳凰衛視 《投資鑒寶》
浙江電視臺 《寶藏》
湖南娛樂頻道 《藝術玩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