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昔日貨棧碼頭將變身當代美術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4-27]
巴黎有人文薈萃的左岸,倫敦有藝術集聚的南岸,地處上海中心城區的徐匯也將誕生一個富有濃郁文化“因子”的高地西岸:昔日的鐵路貨棧、砂石碼頭、煤炭堆場將“化腐朽為神奇”,變身為塔吊演藝廣場、油罐演藝中心、水邊的阿芙蒂娜劇場和劉益謙美術館……這是今天召開的徐匯區建設一流文化強區推進大會傳遞出的信息。濱江西岸文化品牌集聚區、徐家匯知識文化綜合商務區、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漕河涇數字文化產業創新區將成為徐匯區四大文化發展重點。
今天會上公布的《徐匯區文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展現了該區以文化產業和文化品位引領產業集聚發展的美好藍圖。在實現經濟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同時,徐匯區將力爭用3年時間,使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16%,并確保完成四大文化發展重點區域的建設,使文化與文明的素養涵蓋整個城區。
濱江西岸文化品牌集聚區,充分利用濱江特質和工業遺存空間,建設一批美術館、演藝廣場和劇場,引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傳媒機構,加快推進國家級音樂創意產業基地、“西岸傳媒港”等重大項目建設,使其成為上海文化新地標。
徐家匯知識文化綜合商務區,深入挖掘原有的歷史文化內涵,通過打造“徐家匯源”、美羅“精品劇場”、宜山路—文定路建筑設計一條街等,以文化提升消費品位,引導消費時尚。
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堅持文化遺產保護與歷史風貌延續并重,充分利用武康大樓、巴金故居等,進一步把武康路提升為歷史文化體驗街;同時利用保護區內的老洋房探索開發文化名人工作室等,吸引并集聚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名人名作。
漕河涇數字文化產業創新區,在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內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園”,使文化創意與科技、金融融為一體,同步發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