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南京工藝大師制作阿育王塔 共用寶石474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4-25
      南京4月24日電(盛捷)4月25日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將在香港舉行,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出土的佛頂骨舍利將從南京出發前往港澳進行開放瞻禮。這次佛頂骨舍利將放置在一座特制的舍利塔中。23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金銀細工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此次舍利塔的制作人王殿祥介紹,此次使用了硅膠固定佛頂骨舍利,以防止顛簸。


      非100%“克隆”七寶阿育王塔 “新座駕”更加精美

      這尊阿育王塔僅形似七寶阿育王塔,這是由于文物是不可復制,所以此次的阿育王塔是王殿祥將在南京出土的七寶阿育王塔的上部以及北京靈光寺佛龕的下部結合成為一個新的阿育王塔。該塔通高138厘米,寬為69厘米,里面是小葉紫檀木,外裹純銅,表面貼金,通體裝飾紋樣,有佛本生故事、佛像、大鵬金翅鳥、蓮花、瑞獅等。

      對于制作此阿育王塔使用的材質,王殿祥介紹,這座阿育王塔材質幾乎與原七寶阿育王塔一樣,但他用小葉紫檀木替代樟木和沉香,因為小葉紫檀木的木質結構很緊密,不易腐爛,故選擇更加貴重的小葉紫檀木。此塔共用寶石474顆,采取了阿育王塔的七寶包括珍珠66顆、青金90顆、蘭松石60顆、水晶69顆、紅珊瑚53顆、綠松石20顆、紅瑪瑙108顆以及琉璃8顆。

      36匠歷時186天制作 為減震使用硅膠

      此次供奉佛頂骨舍利的阿育王塔是由中王殿祥帶領36名傳統工匠,完全用手工,歷時186天制作而成。據王殿祥表示在此次制作中最長的工序就是手工敲打的,因為每個銅片都要先將佛教的紋樣全部畫上去,然后手工敲、打、裁,弄出雛形后才能拼接,因為要保證整個畫面的立體,且栩栩如生。

      由于此次佛頂骨舍利是要乘坐飛機到港澳,固定、防撞、減震是制作時必須考慮的環節,王殿祥表示,他考慮多種方案最終和南京晨光機械廠合作用硅膠將吸住,再用物品將其附合在金剛寶座上。

      新聞背景

      據典籍記載,佛頂骨舍利是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后留下了頭頂骨真身舍利子。2008年,考古人員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意外發現宋代長干寺地宮;當年11月,裝有佛頂骨舍利的七寶阿育王塔由地宮出土;2010年6月,中國佛教界在南京棲霞寺為長眠地下千余年的這枚圣物舉行了盛世重光大典。

      據了解,自重光以來,佛頂骨舍利一直被供奉在一個特制的密閉玻璃柜內,并以楠木貼金制成的蓮花須彌座固定,玻璃柜內保持恒溫恒濕。而此次佛頂骨舍利除了這套原有的保護裝置外,還將放置阿育王塔中,最后在外套上一個特制的防彈玻璃罩,使之獲得“三重保護”。(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