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阜陽汝陰侯墓出土漆器圭表是最早"天文望遠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4-20



     汝陰侯墓葬出土圭表(復制)

      您知道世界上最早測量節氣的天文儀器是什么嗎?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觀測星相、觀測天體的嗎?昨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中科大教授石云里走進省博物館新館,為我們揭秘1977年阜陽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一組“不知名”文物的妙用。原來這組文物中的漆器圭表不僅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所見最早的圭表實物,二十八宿星盤更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天體位置觀測儀器實物,是中國渾儀的始祖。

      “不知名器物”原是天文儀器

      昨日上午,石教授在省博為我們揭開了“不知名”文物的神秘面紗。石教授表示,2010年省博新館設計布展期間,為增強互動性,要在博物館新館增設一個天象互動展品。因為他在外省曾參與過類似展品復原設計,省博有關領導找到他,一是想讓他幫忙設計制作一款有關天文知識的互動展品,同時也想讓他看看1977年阜陽汝陰侯墓葬出土的一組(四件)有關天文的神秘器物。石教授說:“雖然這組文物出土時,根據兩個認知的占盤,有人推測,另外兩件文物也可能是古人用來測天象的,但它們叫什么?怎么用?都一無所知。 ”

      為弄清這兩件文物的真實面目,石教授和省博的方林主任趕到阜陽,查閱當年的考古資料,同時和目前已知的古代天文儀器作比較,通過科學的推理和計算,發現:這兩件文物不僅是2000多年前古人用來觀測天象的天文儀器,而且,此件圭表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所見最早的圭表實物,二十八宿星盤更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天體位置觀測儀器實物,是中國渾儀的始祖。

      2000年前阜陽是天文研究中心

      石教授說,圭表一直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儀器之一,由垂直豎立的“表”和水平的“圭”組成,通過正午太陽在圭面投影的長短來確定節氣。雖然汝陰侯墓葬出土的這個圭表和江蘇儀征東漢墓出土的折疊式青銅圭表有所不同,前者的圭下方有刻度,后者沒有,但兩者極其相像,其中前者的兩個立耳就是用來投射日影的表,而底座上的三個特殊點則對應冬至、夏至和春秋分正午日影達到的位置,作用與儀征東漢銅圭表上三個銅方釘完全相同。石教授還風趣地說,“像不像‘月光寶盒’呀?只不過它是測量太陽的影子,我姑且叫它‘日光寶盒’吧”。

      出土的二十八宿星盤,上盤周圍帶有365個小孔,下盤便有二十八宿的名稱和距度,因為和一般的占盤差不多,出土后一直被人們當做古人占卜的工具,可人們并不知道古人如何來觀測。后來,我們經過不停地試驗,發現和墓葬中出土的一個方形支架配合使用,形成一個適用于阜陽地理緯度的赤道式天體測量儀器,這也是世界現存最早且具有確定年代的赤道式天體測量儀器實物。這種儀器符合史書中記載的“圓儀”的特征,啟發了“渾天說”的產生,也是渾儀的始祖。

      石教授還表示,阜陽汝陰侯墓出土的漆器圭表和二十八宿星盤不僅填補了我國現代天文學史研究上的重要空白,而且還說明,早在2000年前,阜陽曾是我國重要的天文研究中心。(記者 余蕾 王素英文/圖)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