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壇新銳

    工藝師潛心押花畫 作5.8米《秋游圖》獲吉尼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4-10



      軍醫、經濟師、押花畫工藝師——傅慶軍(上圖)在迄今57年的人生中不??缃?,每一行都做得風生水起。自從21年前接觸到押花畫,她就開始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市場不好,她睡不著覺,“當初只是愛好,沒想到會這么苦?!逼溟g,家人也不時勸她放棄,但她不服輸地以為:“這東西落到我肩上,就一定要完成?!彼蜒夯ó嫃奈鞣揭胫袊?,并創造了中式押花畫。入行以來,她看到了進步,看到了市場的接受度在增加,“慢慢讓我看到了光明,就像挖井取水,要是沒有前面的努力,怎么會有最后那一鋤?”

      策劃:劉亦凡

      撰文:本報記者 曾俊

      圖為受訪者提供作品

      改行 厭倦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36歲的她打心底里要干一番大事業,不能這么混一輩子

      傅慶軍最早接觸押花畫是在1991年。當時,在一次小型家庭聚會上,她的阿姨、時任華南農業大學的園藝系副教授梁承愈帶來了用花制作的幾十幅作品,傅慶軍對此一見鐘情,并納悶著:這么漂亮的東西為什么得不到欣賞?隨后,她便自己摸索著學習押花畫,然而過了沒多久,她竟辭掉在進出口公司的鐵飯碗,一心投入押花畫的創作,這個舉動讓周圍人大跌眼鏡。

      實際上,傅慶軍從小就喜歡手工,只要一瞄到小東西就心癢手癢,想去擺弄一下。以前,她經常會站在泰康路一個編竹篾的門口,默默看上一下午,回來后自己準備一些材料,也能制作出竹簍、簸箕等舊時的物件。傅慶軍還曾立志要考工藝美術院校,但卻誤打誤撞進了第一軍醫大學。同時,她也說,在公司干得并不快樂,厭煩了朝九晚五的生活,36歲的她打心底里要干一番大事業,不能這么混一輩子。

      技術 絕不止植物標本這么簡單

      植物標本過不久就會變色,而押花畫一般可保存20年,畫面造型也蘊含著藝術家的創作

      許多人都聽說過押花畫,都是一知半解。有的或許會不屑:這個和我們小學的手工課一樣的,就是做植物標本!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個說法并沒有錯。這門“拈花惹草”的藝術,就是選取新鮮花草等植物,脫水后,依其天然形態、紋脈、色澤,粘貼成各種圖案畫面,然后真空覆膜或密封等處理,以保持其真實的質感和防腐防污,最后制成畫或各種工藝品。

      然而,押花畫又絕不僅僅是植物處理。植物標本過不久就會變色,而押花畫一般可以保存20年。而畫面造型也蘊含著藝術家獨特的創作構思,同樣一組花材,在不同的人手上能組合成千變萬化的畫面。傅慶軍說,自己想重復都不行,“一個細節不對,整體就有區別?!睋榻B,傅慶軍與人合作的《秋游圖》長達5.8米,寬38厘米,使用了209種不同類型的植物,里面的人物、動物加起來多達222個,創造了吉尼斯紀錄。

      遺憾 未能超越十余年前佳作

      一件押花畫進入市場,即使是精品,影響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做一萬件打出去,效果肯定會非常不同

      押花畫將凄冷的落紅收進紙上,無疑是將一種自然的、易逝的美永遠存留了起來。它非常容易與其他工藝結合,屏風、鏡子、包、鑰匙扣等能無孔不入。下海早期,傅慶軍做過上百種產品的嘗試,但由于沒有核心客戶群,市場也就做不大。

      傅慶軍經常會和廣雕、廣彩等古老民間藝術的著名藝人交流。但她很清楚,押花畫作為一門“新”工藝,不能和已經深入人心的工藝一樣進行小作坊經營,押花畫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它,認識它,“藝術不能束之高閣,成為自娛自樂的東西。一件押花畫進入市場,即使是精品,它的影響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我做一萬件打出去,效果肯定會非常不同?!备祽c軍認為,產品還是要分檔次,幾十元的到幾千元的都有。

      不過,傅慶軍亦承認,由于大部分精力都在營銷和管理上,妨礙了她在藝術上繼續出佳作,“現在回頭看十幾年前的作品十分感慨,自己還沒能超越?!彼恢毕M?,等到不用再為公司生存發展考慮了,就要爭取出更多代表作,“也許會很快”。說到這個,她臉上竟然有一絲羞澀,可目光堅定。

      《仕女圖》

      1999昆明世博會金獎作品

      對于押花畫創作,傅慶軍侃侃而談,比如把一朵飛雁花側平押,然后去掉兩片花瓣就是一只湖面上的鵝;將牽?;ǚ珠_兩半平押,將會出現一個喇叭、女人的裙擺、一只孔雀的頸部;把兩片非洲菊瓣搭配在一起,整體看上去就是一只海鷗,用于湖面就是飛鳥,用于山巒間就是一只白鷺……有人曾評價:頗有中國寫意畫水墨交融、酣暢淋漓的效果。

      入行21年,最令傅慶軍難忘的莫過于獲得昆明世博會金獎的《1999歡聚在昆明》(左圖)。這幅押花畫長1米、寬80厘米,整幅畫里包含56個民族的舞者。當時這些花不是簡單地拼湊上去的,而是在獨立的紙板上將各個舞者的形態粘貼好,最后再在大圖中擺放,有時一個人的某個動作,就得改動四五遍。

      知多D

      中式押花畫不用筆墨

      押花工藝最早出現在19世紀的英國,當時還是貴族小姐將凋零的花瓣做成花的畫,沒有人物、風景畫等。隨后到20世紀70年代在日本繁盛,但是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也只是起步階段。主要以粘、拼、剪三大主要技法來體現。而國外也有很多押花畫的流派,而理論上把它確定下來,還沒人去做。

      中式押花畫不用筆墨和其他非植物類材料,講究意境、內涵和線條,色彩淡雅。西式押花畫類似油畫風格,鮮艷豐富,注重體現圖案色彩和花卉本身,畫面拼貼致密,也常用筆描繪一些物件,畫紙常有粉彩底色,把畫面襯托得典雅高貴。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