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香港成為亞洲拍賣中心 聚焦中國內地買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4-06
    中國的買家是不是又要敞開錢包了?

    隨著香港拍賣季拉開帷幕,藝術領域的觀察人士將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拍賣季將從蘇富比(Sothebys)本周末的拍賣活動開始,佳士得(Christies)也將在春季晚些時候舉行拍賣會。

    在五天的時間里,蘇富比將拍賣數百件繪畫、古玩、珠寶和整箱的葡萄酒,總價值估計超過2.47億美元。從當代藝術家趙無極的作品,到羅曼尼·康帝(Romanee-Conti)酒莊的葡萄酒,許多拍品都旨在吸引中國買家,近些年,中國買家推動了他們中意的拍品價格飆升。

    不過在上一個拍賣季,這些競拍者舉牌競拍的積極性有所減弱。所以即將到來的拍賣會的拍賣情況將是該領域狀況的重要風向標。蘇富比拍賣行亞洲區總裁程壽康(Kevin Ching)說,他相信,頂級拍品的需求會很強勁。

    程壽康說,人們都說市場過熱,認為泡沫會破裂。即使有泡沫,也不會破裂的。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和其他樂觀人士提到了上周在紐約的拍賣會上亞洲藝術品的強勁銷量。佳士得七場拍賣共獲得6,900萬美元,而蘇富比則斬獲6,190萬美元,大大超過其拍賣前估計的4,140萬美元。拍賣的亮點之一是一個干隆時期的花瓶,以190萬美元拍出,是預估價格15萬美元的10倍以上。

    在香港擁有一家畫廊的Andy Hei參加了紐約的拍賣會,他說,整整這一周,人們購買的熱情不減。當人們提起中國的市場,他們都夢想著把東西賣給中國內地買家,每一次都創下拍賣價格紀錄。這種情況不會出現,但我并不認為購買的趨勢已經放緩。

    近幾年的金融危機打擊了美國和歐洲收藏家,同時中國買家卻大買特買。歐洲藝術基金會(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最近的研究顯示,大中華區去年在藝術品和古董市場創造的收入占全球總額的近三分之一,首次超過了美國。

    香港已經成為亞洲的拍賣中心,這個城市對于全球的拍賣商越來越重要。香港的拍賣貢獻了蘇富比2011年總收入的20%,而在2004年,這一比例為5%。蘇富比在去年春季為期五天的拍賣中售出價值4.47億美元的藏品,創下紀錄。在同一個拍賣季,佳士得售出的藏品價值為4.69億美元。

    但是,接下來的拍賣季的成交量卻有所緩和。去年10月,蘇富比拍賣出總值4.124億美元的藏品,佳士得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成交額為3.67億美元。兩家公司都有未售出的拍品,例如,在蘇富比的當代亞洲藝術品拍賣會上,27%的拍品未拍出,六個月之前其未售出的拍品比例是12%。

    專家說,中國買家正變得越來越挑剔。

    倫敦研究公司ArtTactic的董事總經理彼得森(Anders Petterson)說,中國買家現在開始有選擇,這是好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