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明代蘭州進士鄒應龍:奏疏令嚴嵩喪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2-16
      明代蘭州進士鄒應龍,以彈劾權奸嚴嵩及其子嚴世蕃,貪贓枉法、吞沒軍餉、賣官鬻爵等重重奸行,終使禍害嘉靖朝的奸賊嚴嵩、嚴世蕃父子覆沒,而彪炳史冊。其奏疏以 “如臣有一語不實,請即斬臣首以謝(嚴)嵩父子”等語,尤為世人津津樂道。

      然而《明史·鄒應龍傳》則說鄒應龍是陜西長安人。是蘭州人搶名人?還是《明史·鄒應龍傳》有問題?請看史料。明代蘭州屬于臨洮府,萬歷三十三年纂修的《臨洮府志》卷十五《選舉表》明確記載:蘭州鄒應龍是嘉靖丙辰(三十五年,1556年)科進士,“歷官兵部侍郎”。并在卷十九《人物傳》“蘭州”中為之立傳。萬歷《臨洮府志》是當時人編纂的當地人志書,其可靠性毋庸置疑。而《明史》是清朝張廷玉纂修的,離鄒應龍在世已有一百多年了,對于鄒應龍的籍貫已經說不清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經過明清易代之際的戰火,“萬籍千函,盡付煨燼”(郭景昌【康熙】《重訂蘭州志·序》),許多檔案及史料無存,連萬歷《臨洮府志》都在中國無存,僅有孤本藏于日本國會圖書館。由于明代蘭州屬于陜西省,省會是長安,就將鄒應龍寫成長安人了。

      明崇禎舉人蘭州郝璧的文集《郝蘭石集》中收錄《舉鄉賢》一文,將鄒應龍視為鄉賢,向官府舉薦鄒應龍,或入史志,或進鄉賢祠,則鄒應龍為蘭州人是又一確證。

      另據黃建中【乾隆】《皋蘭縣志》載:“明兵部侍郎鄒應龍讀書處在五泉山西麓,舊有樓,今廢?!编u應龍的讀書樓,大概在二郎崗,到乾隆時已傾圮。又據《皋蘭縣志》載:“兵部侍郎鄒應龍祖墳在皋蘭山趙家寺側,凡九世?!边@是黃建中根據《鄒氏墓碑》入志的。30年為一世,九世則有270年,則可推知鄒應龍先祖于270多年前的明太祖洪武年間遷居蘭州的。據上引史料可知,蘭州鄒氏是明初的移民,鄒氏家族墓地在皋蘭山麓紅泥溝口趙家寺。鄒應龍家在五泉山一帶,其讀書樓在二郎崗。這三條史料則是鄒應龍是蘭州人的旁證。

      關于鄒應龍的籍貫,慕少堂說過,鄒應龍為蘭州人,其號蘭谷,如同黃諫的號為蘭坡,郝璧的為蘭石,均取義于蘭州,用以表明自己的出生地。這是有道理的。

      關于鄒應龍的戲劇有《打嚴嵩》,傳說則有鄒應龍自小立志為楊繼盛報仇的故事。蘭州人口口相傳,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被殺,傳首蘭州,懸掛在東門城樓,鄒應龍放學后,見楊繼盛雙目閃動,就作揖而說:“先生請瞑目吧,為先生報仇的責任在小子身上?!痹拕偼?,即瞑目。這則傳說收錄在慕少堂的《甘寧青史略》中,它僅僅是個傳說,不必當真,但它表明蘭州人對于鄉賢的一種尊崇之情。事實上最終鄒應龍扳倒了嚴嵩父子,的確為楊繼盛報了仇。

      鄒應龍能文能武,隆慶初,以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撫云南。將無法無天的黔國公穆朝弼繩之以法。萬歷初,統兵平定鐵索箐叛亂。而且他為官清廉,卒后“遺田不及數畝,遺址不過數楹”(《明史·本傳》),真是難得。

      其著作結集為《鄒中丞集》,但早已散失,僅有《彈劾嚴世蕃父子疏》傳世。鄒應龍多才多藝,工書善畫,但他鮮有作品傳世。

      素有考古癖的馮國瑞,畢業于清華研究院,為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的高足。1951年登臨蘭州金山寺時,馮國瑞發現懸樓后背石窟中,嵌一方石碑,仔細辨認,只見碑中部畫一株屈曲橫斜的老干梅樹,梅花或綻蕊怒放,或含苞欲開,婀娜多姿,富于韻味;碑左以楷書題:“考《水經》:星宿何年開混沌,波瀾萬里赴滄溟。插空石壁為長岸,絕塞金城走建瓴。如帶功隨天地老,茫茫浩氣永無停。后學蔡際隆錄”;碑左下角落款:“嘉靖三年(1524年)應龍寫。后裔鄒國斌偕侄文畛、法盛,孫裕祖、學聰、學明重刊。道光癸未桂月中浣吉旦?!辈唤笙?,原來是鄒應龍所畫之梅、所作詠黃河詩,詩由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蘭州貢生蔡際隆以楷書錄寫,由鄒氏后裔于道光癸未(1823年)重刻。1967年隨著金山寺古建筑的拆毀,此碑消逝,幸有馮國瑞拓片孤本傳世,我等得以欣賞先賢作品。

      隨后,馮國瑞偕蘭州進士、甘肅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王烜一起考察,并墨拓數本傳世。為此王烜寫有長詩紀之:“老梅一株屈曲垂,鄒公手筆留芳徽。寒山古廟掩重扉,百馀年來識者稀。天水馮子考古師,芒鞋每好訪蘚碑。相將躡屐危樓上,偶然尋得愿不違。拂塵剔蔽手摩拓,頓令韞玉生光輝。鄒公風節世所希,批鱗敢犯殿廷威。奮簡一擊賊膽破,閑寫紅梅映賜緋。云礽珍重壽金石,至今長與山崔巍。分攜畫本笑相謝,茲游喜得不空歸。黃流浩浩動逸興,更向卷首讀遺詩?!备袊@鄒氏作品“養在深閨人未知”,多虧“天水馮子考古師”發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馮國瑞意猶未盡,不久又邀蘭州圖書館長劉國鈞、省政協委員王新令等宴飲金山寺,共賞《鄒應龍畫梅詩碑》,深夜始歸,并賦五言長詩紀其盛:“萬山東橫流,一舸脫疾箭。雉堞落深谷,梵宇穿飛棧。石角鑣東向,霞尾愁西咽。石級最上層,俯睇發微眩。形勢儼金焦,彷佛南徐岸。夕陽誠可惜,皓魄坐待換。薄霧抹棱開,不旋踵而散。一道陡通明,灑金織澄練。波卷光生棱,空喧氣撲散。了了數點煙,夭矯倏忽見。放言無所拘,驚鴻懷明艷。美人秋水隔,愛才皆左袒。呼燈指幽窟,明賢跡初辯。句足鈐山敵,秀潤老蓮健。異采照山河,風節天下先。慫恿同來人,幸不愧直諫。寺門受月多,立久有馀戀?!痹娭小叭f山”四句寫黃河東流,羊皮筏子疾馳,蘭州城池低矮,以及金山寺各處懸樓由棧道連通的情景?!笆恰奔赐怀黾怃J之石,形容金山寺西側的石峰如飛鑣擲向東面?!跋嘉病泵鑼戦L長的晚霞染紅龍尾山與金城關之間黃河咽喉地帶,令人產生一縷淡淡的愁緒?!笆墶彼木鋵懡鹕剿轮呔U要,有如鎮江(南徐)金山、焦山之天險?!跋﹃枴笔?,寫夜幕許降,皓月當頭,黃河浮光掠影的美景。最后介入主題,秉燭入石窟觀賞《梅花詩碑》,贊許鄒應龍的奏疏令嚴嵩(鈐山)喪膽,所畫梅花有明代畫家陳老蓮秀潤勁健的風格。

      鄒氏直諫的風節光照山河。一通清代殘碑之拓片,引出文壇佳話,其文化意涵之深,足令后人神往。(作者:鄧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