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大力推動當代中國文化走出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2-05
      大力推動當代中國文化走出去(我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文化部副部長 趙少華

      中共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要“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促進文化相互借鑒,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要“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國基本國情、價值觀念、發展道路、內外政策的了解和認識,展現我國文明、民主、開放、進步的形象”,要在“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同時,“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加快推動當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實現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

      一、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文化

      (一)當代中國文化是傳承的文化。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當代中國文化進步發展的深厚根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創造性地繼承五四運動以來新文化運動的成果,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看待和分析傳統文化,逐步推進著對傳統文化的現代解讀、重構和創新,形成了對傳統文化既有揚棄、又有傳承與發展的當代文化。

      (二)當代中國文化是發展的文化。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本質特征。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些思想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的結晶,為傳統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深厚的文化傳統與優越的政治制度為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以追求先進、科學、進步的文化為先導,文化發展經驗不斷豐富,文化成果日益豐碩,當代中國文化發生了飛躍性的進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三)當代中國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兼收并蓄、包容百家體現了當代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當代中國文化始終堅持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同時面向世界,堅持尊重文明的多樣性,與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平等交流,互相借鑒,創造并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開放包容的民族形式與民族風骨。從傳統文化到現代文化,從民族文化到流行文化,我國各種文化和諧共生、相互影響、融合發展,顯示出當代中國文化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胸懷。

      (四)當代中國文化是和平的文化。中國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構成當代中國文化的重要內涵。當代中國文化追求和諧文化,反對沖突文化、暴力文化、強權文化,堅持對內構建和諧社會,對外推動構建和諧世界。在當代中國,無論是科學發展的觀念、和諧社會的目標,還是改革開放的道路,都是中國文化和諧精神與中國人民和平愿望的集中體現。

      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力推動當代中國文化走出去

      由于種種原因,國際社會對于當代中國文化的認知普遍存在偏見與盲點,提到當代中國文化,要么想到反映落后、愚昧的中國封建文化遺存;要么將一些所謂“非主流”思潮的文藝作品視作當代中國文化主流;要么熱捧那些畸形表現、格調低下、嘩眾取寵的藝術人士。一些西方媒體和文化藝術評論常片面地認為這就是代表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的精神作品。國外對當代中國文化藝術的認知匱乏,以及當代中國文化藝術作品與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欠缺,對外文化傳播力度、廣度與深度的不足,以及文化產業、對外文化貿易剛剛起步等等,構成了推動當代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困難與挑戰,更折射出當前要大力推動當代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我們應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科學發展的眼光看待當代文化領域的新現象、新發展,加快推動當代中國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加快實現從文化資源大國到文化強國的轉變。

      三、實現文化自強要積極有為地推動當代中國文化走出去

      (一)要進一步重視反映時代精神內涵和藝術價值作品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傳播。既要有傳統文化,更要有當代文化,使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藝術的“當代性”有整體性的了解。實施“中國現當代文化藝術推廣計劃”,有步驟地將反映時代精神、具有國際視野的當代中國優秀文化藝術作品推向國際舞臺,培養具有較強實力的中國文化走出去主體,逐步拓展中國藝術產品的國際市場。

      (二)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完善當代文化走出去市場機制的建設和保障。要大力統籌對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鼓勵創新,走精品戰略,實施“文化中國品牌戰略”,鼓勵對外文化更多地以民間和商業的方式走出去,著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貿易企業,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

      (三)要尊重文化藝術的創造發展規律,營造社會各界正確認識當代文化、積極支持當代文化走出去的氛圍。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當代中國文化要釋放親和力與感召力,提升話語權與影響力,以政府為主導,全面調動、整合各方面的資源與力量,積極凝聚海內外華人藝術家,使得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更穩健、足音更強勁、風采更久遠。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