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秋拍近現代書畫“冷中顯熱”億元拍品頻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2-03
      2011秋拍已進行了一半,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歐債危機心理陰影、其他市場資金分流等各種不利因素影響,今年的秋拍成交看來要比春拍多幾分寒意。從目前已結束的嘉德、瀚海、榮寶、華辰四家成交數據來看,秋拍成交都或多或少出現縮水。其中嘉德的降幅最大,2011秋拍總成交額為38.58億元,比春拍的52.23億元下降了近14億元,縮水近三成。瀚海秋拍成交21億元,同春拍的24.5億元相比降幅不大。榮寶秋拍成交4.5億元,比春拍的5億元也稍有減少。華辰秋拍成交2.3億元,較之春拍的3.8億元也明顯縮水??磥斫衲甑那锱?有點冷"。

      盡管如此,近現代書畫板塊依舊是市場中最大熱點,人氣不減,資金進場踴躍,億元拍品頻出。嘉德的齊白石《山水冊》眾望所歸拍出了1.94億元,傅抱石《琵琶行詩意圖》8280萬元,黃賓虹《山川臥游圖》5290萬元也成交不俗。在11月17日的瀚海秋拍"慶云大觀--近現代書畫"專場中,傅抱石《毛主席詩意冊八開》更是以2.3億元天價問鼎,刷新了傅抱石書畫拍賣新紀錄,齊白石《芭蕉書屋》(9315萬元)和吳湖帆《富春山居圖》(9890萬元)也拍價不菲。

      一、近現代書畫為何受到資金的關注

      就市場人氣、藏家群體和資金關注度來看,近現代書畫板塊毫無疑問仍是秋拍中行情最熱的板塊。嘉德秋拍近現代書畫成交18.7億元,26件拍品過千萬元。瀚海秋拍近現代書畫成交億元。瀚海"慶云堂"近現代書畫成交6.7億元,成交率85%,成交也比較活躍。

      近現代書畫為何備受推崇?首先,近現代書畫的數量多,吞吐量大,正好符合大資金投資和投機的條件。其二,近現代書畫相對來說更容易變現,一個難套現的收藏品種,資本一般是不會選擇的。三,短期收益大,存在升值贏利機會,賺錢效應比較明顯。四,收藏群體大,人氣旺,較長一段時間內仍是市場熱點。五,時代近,距離小,畫家接受度高。六,真偽相對容易辨別,能看懂古書畫真偽的買家實在太少,投資型的新資金輕易不敢碰,必然使大量資金流向近現代書畫。眾多原因導致大家只能一窩蜂扎在近現代書畫里淘金,從秋拍來看,游資、銀行、基金等熱錢也大部分投在了近現代書畫里,造成近現代書畫熱度不減。

      二、成交略有減少,價格呈降低趨勢

      受國內外經濟大環境不佳影響,秋拍進場的各路資金明顯減少,由于對未來經濟走勢普遍存一分擔憂,導致買家觀望氣氛漸濃,購買意愿不足。缺少資金的進場和支持,今年秋拍成交縮水也就順理成章。

      資金、人氣和拍品是決定拍賣行情好壞的關鍵環節,三者一個都不能少。沒有資金介入,拍品再好也賣不出好價錢。人氣如果不旺,大家都觀望的話,行情也好不到哪里去。拍品不精,也不會激發買家的購買愿望。恰恰在秋拍中,三者都發生了問題。首先,資金明顯比春拍減少了,到年底了各方都在回籠資金,炒房的游資不少殺進了股市,藝術品市場自然捉襟見肘。第二,拍場人氣普遍在觀望,買家比以往更謹慎了,頭腦狂熱追漲的很少了。第三,個別春拍的天價拍品到了秋拍還未付款,買家對拍品的真偽心里沒底,持懷疑態度,精品少也是秋拍成交滑坡的一個原因。

      三、價格已經超高,同古書畫大師價格"倒掛"

      實事求是講,在場外新資金推波助瀾下,眼下近現代書畫的價格似乎已經非常高了,動輒上億元的價格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許多近現代書畫大師的價格已經大大超越了古代書畫大師的價格,應該說"倒掛"的現象很嚴重。隨便一個近現代大師的畫就比八大山人和鄭板橋的真跡高出許多,我覺得理由并不充分。

      表面看,這種"厚今薄古"的現象雖有其合理因素,但一味地人為推高近現代書畫大師的價格所帶來的市場風險也不可小視。從歷史來看,資金推動型的行情大多持續不了太久,一旦后續資金跟不上,行情發生起伏和調整就是必然。就秋拍看,近現代書畫已經出現了滯漲,單價沒有再創新高,千萬、百萬級別的拍品都在減少。

      四、今后近現代書畫的機會在二線大師

      應該說,這兩年國內拍場各路買家、資金一直在追逐一線大師,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潘天壽、李可染都遭受爆炒,這幾位拍品都過億了,而二線大師的價格并不高,像蔣兆和、吳作人、葉淺予、李苦禪、溥儒等大師的價格都停留在幾百萬的水平,距離一線大師的價格還很遠,未來補漲空間不小,機會很大。

      像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這類的一線大師,名頭過于響亮,圈外懂不懂的都知道,甚至連贗品也相當好拍,即便是真跡,眼下的行情價位也基本一步到位了,可以說后市的上漲空間已經不大了,而且存在一定的風險。我所說的風險主要指兩種,一種是贗品風險?,F在許多一線大師因為是市場大熱門,不管是不是真跡,許多拍賣公司都搞來一些上拍,從今年秋拍看,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潘天壽、傅抱石、黃賓虹等都不乏贗品,成交的不在少數。第二種風險是真跡價格虛高的風險,真跡買貴了照樣有風險,價格太高了,將來很難有人來接盤,弄不好也要"站崗"套牢。而二線大師目前受到市場的低估,與一線大師的畫價差距過于懸殊,"性價比"較高,未來的上漲機會還是較大的。

      五、未來一兩年會滯漲微調,高位蓄勢整理可能性大

      從半程秋拍來看,無論是總成交額還是單價,都比今年春拍要略有降低。收藏家王定乾提出"市場轉型論",他認為秋拍之后,中國藝術品市場將進入橫向盤整。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總監關予則認為,市場資金流動性的確出現缺口,導致市場觀望情緒蔓延,和金融危機時期一樣,并非市場完全沒錢交易,只是買家在資金緊張時會更謹慎。

      筆者以為,整個藝術品市場跟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近現代書畫目前雖總體尚呈現強勢,但由于前期漲得過猛,一旦后續資金跟不上,行情起伏波動也在所難免。我認為作為強勢品種,近現代書畫也會滯漲微調,"拐點"和"跳水"的可能性不大,畢竟短期內沒有別的新收藏品種可替代,所以,近現代書畫在高位微調、蓄勢、整理的可能性最大。在這種背景下,選擇目前價格被低估的大師畫家等待補漲不失為一種上佳的選擇。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