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藝術與金融聯姻兩種選擇:“建橋”需要立法保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2-03
      藝術與金融就像是一對戀人,郎才女貌。金融財大氣粗,為百業之首,又助推百業。任何一部產業史沒有金融的介入很難實現快速發展。金融始終在虎視眈眈地關注未來經濟的走向,一直在尋找資源類的優質資產,并期待在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價值釋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藝術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尚待開發的神秘寶庫,也是人民提高生活品質必不可少的元素。

      問題出在哪里?

      如果以市場角度來分析,我們試著從生態、業態、形態三個方面來考量。生態指的是市場環境,以藝術市場為例,法律法規不健全,信息不對稱,缺乏科學的估價體系和權威的保真體系,更缺乏全民參與的保障體系,市場行為的監管不到位,國有、私有的藝術財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其結果只能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亂,二是假。如果說市場發展前期政府無為而治、任其發展是一種策略的話,現在市場已到了初具規模,并有可能成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關鍵時刻。政府應該主動介入,規范市場,加強監管,鼓勵創新,制定標準,政策配套,立法保障。

      從業態角度探討,還是以藝術市場為例,陳舊落后,流動性差,金融介入幾乎為零,還是停留在集貿市場、簡單店面階段。拍賣市場這幾年發展很快,假拍拍假為人詬病,有不少民眾質疑拍賣市場成了大眾藝術品的定價場,成了少數人暗箱操作的發源地,拍賣不保真,產權難界定,責任不承擔,一二級市場錯位。凡此種種,已危害行業的進一步健康發展,讓新的參與者望而卻步。

      從形態的角度考慮,藝術類企業普遍弱小,法人治理結構沒有落實,自我約束能力極差,產業分工不明,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混為一談。中介組織不夠發達,且缺乏相應的資質認證和行業管理,形式上分散,管理上粗放,誠信度極低,缺乏龍頭企業和現代化的專業大市場。

      造船還是建橋?

      藝術與金融隔河相望。要打破這種局面,有兩種選擇,是造船還是建橋。西方主要是造船模式,是市場的自發行為;而建橋投入大,技術難度高,效益顯著。如果我們選擇建橋,我認為難度在橋的原理設計和橋墩的構造,至少需要四座橋墩:第一座是立法保障;第二座是權威標準(指的是相對的行業標準);第三座是制度安排(分工、激勵和中介的完善);第四座是監管機制(加大處罰力度,增加不講信用的成本,打擊犯罪活動)。作為金融機構不可能為過一條河去造一座橋,太奢侈了,應該由專業的公司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去完成。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就是能找到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形成多方共贏。無論是國家、藝術從業者,還是中介組織、金融機構、大眾投資者以及收藏界都會在這個平臺上找對自己的位置,實現利潤分享。作為文化主管部門的決策者應該把藝術資源轉化為藝術資產,讓國民在這場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