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件“鎮滇之寶”首次集體亮相 重現古滇文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2-02]
昆明12月1日電 (記者 張丹 胡遠航) 戰國時期的“?;~案”、西漢的“戰爭場面疊鼓型銅貯貝器”、大理國的“銀背金光阿嵯耶觀音立像”……1日下午,云南省博物館紀念建館60周年大型館藏珍寶展在昆明開展,154件稀世珍寶首次集體向公眾敞開懷抱,展露真容。
云南省博物館館長馬文斗告訴記者,此次展出將持續一個月,精選的154件展品均為國家一級文物,每件都可謂是“鎮滇之寶”,如此大規模的集體亮相實屬首次,其中許多文物更是第一次向公眾展出。
走進展廳,陳列在最前面的是被譽為“云南文明之光”的青銅器,戰國時期的?;~案、西漢的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戰爭場面銅貯貝器……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抹去了它們最初的光彩,但其栩栩如生的形象依然生動的還原了古滇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風等社會生活場景,再現了千年古滇文化。
據講解員介紹,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上的黃金騎士被認為是最早的“滇王”形象,據考證,環繞在他周圍的四頭牛是生長在印度的品種,這也證明了早在西漢時期云南就與印度互通有無。
除青銅器外,本次珍寶展還涵蓋了民族文物、宗教文物、陶瓷器、近現代文物、書畫類等各個門類的館藏。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萬家壩型太陽紋銅鼓、大理國時期的銀背金光阿嵯耶觀音立像、宋代郭熙的《溪山行旅圖軸》、明代唐寅的《溪橋訪友圖軸》、明代沐英的嵌寶金冠、清康熙青花人物鳳尾尊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本次展品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與云南民族文化和云南重大歷史事件結合緊密。彝族漆木鷹爪杯、納西族銅頂靴老爺像等都是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作品。出生云南的著名音樂家聶耳的小提琴和《開礦》的手稿,護國名將蔡鍔的軍裝、佩刀和唐繼堯的調兵虎符等也悉數展出。
云南省博物館是云南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綜合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每年接待觀眾近百萬,館藏文物超過20萬件,其中一級文物達507件套。曾在日本、瑞士、奧地利、德國、意大利、美國等國家舉辦以“館藏青銅器”和“民族文物”為主題的展覽數十次,赴巴西、臺灣的展覽也正在計劃中。(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