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書房趣談:唐劉禹錫寫《陋室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20]
如今,許多家庭都會單獨騰出一個屋子來做自己的書房,拿它專門藏書、讀書和寫作。其實從古至今,書房一直就是讀書人放牧思想的精神田園,歷代文人雅士也都很講究自己書房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這些饒有情趣的室名,給后人以有益的啟示。
陋室 唐代被譽為“詩豪”的劉禹錫,其書房樸素簡陋,詩人還專門寫下了那篇膾炙人口的《陋室銘》。他還把自己的“陋室”與三國時諸葛亮的“茅廬”以及西漢文學家楊雄的“玄亭”相提并論,表現了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七錄齋 明代文學家張溥自幼勤奮好學,《明史》上記有他“七錄七焚”的佳話。凡是他讀過的書,自己必然要親手抄下來,抄完朗讀一遍后,隨即燒掉,然后再抄、再讀、再燒,接著像這樣反復六七次才停止,他握筆的手指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后來他便將自己的書房稱為“七錄齋”。
抱殘守缺齋 清末小說家劉鶚的《老殘游記》聞名后世。他自號“老殘”,又將自己的書房叫做“抱殘守缺齋”。因為他平生“嗜古成癡”,“竭其力之所至,不以營田宅,治生產,唯古器物是求?!边@些流傳千年的古董,因歷經滄桑,難免殘缺不全,但他卻視若珍寶,甘愿一輩子與這些殘缺不全的文物相伴,尋求心靈的安慰與歸宿。
飲冰室 這是近代學者梁啟超的書房名?!帮嫳币辉~出自《莊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原意是比喻自己內心之憂慮。當年,梁啟超受光緒皇帝圣命,竭力變法維新,面對國家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梁啟超內心的焦灼和困窘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內熱”?唯有“飲冰”方能解之。
何妨一下樓 聞一多先生曾多年埋頭于古代文化典籍《楚辭》與《詩經》的研究,除了吃飯上課之外,難得下樓一次,輕易不出門。飯后大家都去散步,聞一多總不去,鄰居勸他說何妨一下樓呢,大家笑了起來,于是聞一多得了一個雅號“何妨一下樓主人”,他的書房從此便成了“何妨一下樓”。 文/劉亮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