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強:近代很多藝術大師的作品本身也應該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18]
藝術品拍賣市場一直以來書畫是一大項。今年秋拍更是以書畫為重。而且近現代書畫和古代的書畫比例是相當,但是現在市場明顯有近現代書畫比古代書畫價格會高一些的趨勢,這會是我們現代收藏的拐點?還是藏家收藏發展的審美認知呢?就此中國文物網采訪了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先生。
近現代價格高,古代的價格低,其實這不是現代的情況,是過去很多年,包括歷史上也是如此。在清代的時候清代畫家作品也比明代的畫家貴,這是一個歷史問題。那么各個時期都是有這樣的,畢竟當代的作品或者是近代的作品更接近現在人的審美,和現代人的認識。比如說中國的藝術品市場還在發展中,還多新的買家不斷的涌進,新的買家面對藝術品來說,他們首先知道齊白石、知道張大千,他們也是要從這些作品入手的。我認識很多的收藏家,很多大的買家,他們一開始也是從當代畫家開始的,我覺得這個是需要過程的。
很多收藏古畫的收藏家,都是從當代入手的,比如說臺灣的林百里,他現在收藏古代繪畫比較多的收藏家,但他也是從買近代開始的。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會發現古代的更高級、更稀罕,他們買了古代以后,他們發現這個古代的畫里面有很多可以值得研究的東西,更好玩。更能夠把玩的成分和意味更濃,因為它本身的文化含量更高。你想了解一個畫家,可能要了解一段歷史,覺得買了一件這個東西以后需要了解很多知識,這樣對收藏家來說對知識的吸取是一個刺激,會覺得這個事情有意思。我們現在已經很欣喜的看到古代的畫價錢很高,很多的買家開始介入古代書畫的收藏,這個是非常好的現象。
同時再有一點,我覺得近代很多大師的精品確實也應該貴,不是說近代離的近我們就應該忽略他,近代很多藝術大師的作品本身也應該貴。但是我們只是說可能有很多不是很好的作品,或者是畫的普通的作品,或者是二流畫家的作品等等也都在跟著長。我認為隨著市場的發展,會慢慢把這些分成個三六九等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