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化界專家為創新文化產業建言獻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13]
10日,河南省文化廳召開“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專家座談會”,省內文化界專家就如何創新文化產業,建設中原文化高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重點是對中原文化的挖掘、認知、認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加大建設傳承區和創新區,需要擴大河南的影響,強化中原文化或者黃河文化個性的東西,只有屬于個性的,才能更遠更好地傳播。
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屬于抽象的創新,要實現產業化、項目化、工程化,讓大家看得見、摸得著,能夠既轉化為精神動力,也轉化為物質動力的傳承創新,這種傳承創新更加困難,但也更加重要。文化的創意工程,項目重在運作,它更符合品牌經濟的特點,它的包裝、傳播、推進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現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重點是對中原文化的挖掘、認知、認同。這幾年的文化建設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一些精品劇目和重大文化工程,像中國文字博物館、禪宗音樂大典這些標志性的工程才使得全國、世界對我們河南的現代文化有了一些認識。
發掘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服務
河南有很厚重的文化積淀,尤其是開封、洛陽、鄭州、安陽等,文化積淀非常豐厚,禪宗少林、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基本上反映了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但是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做大做強,使之成為地域特色明顯的,且飲譽海內外的知名的文化品牌。再一個加強對民間藝人的支持和培養,對一些頻頻失傳的傳統民間手藝進行搶救和保護。
再就是要注重文化載體,如文化街區、文化名勝的恢復與建設,進行文化資源一體化開發整合。還要以“文化故土、家鄉中原”等宣傳語作為宣傳口號,加大宣傳力度。
打造中國的文化高地
中原風格、中國特色、時代特征這三點是一個有機整體。人們都知道中國功夫和孔子,這是最典型的中國文化元素。而少林功夫、陳氏太極拳、易學、理學和老莊的思想又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元素。
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融合已經到了轉型的階段,就是向體驗轉變,以前就是觀光性,像龍門石窟里面看也是兩個小時,但是最后要做成文化體驗的產業。
中原文化傳承創新區一定能夠在全國的文化建設中獨樹一幟,能夠和中原經濟區一樣,成為我們中國的文化高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