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建臣,1937年生于河南舞陽,1962年畢業于西安美院。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F常住北京。
在樸素中追求完美
——讀楊建臣花鳥畫有感
王華超
繪畫是什么?繪畫是畫家人格、精神內涵的外化。畫家作畫絕非一般意義上對生活的直覺再現。在畫家的眼睛里,生活僅作為精神的參照??陀^物象必須觸動畫家那內心不可名狀的情緒,畫家才有繪畫的沖動。而這不可名狀的沖動在畫家筆下,被富于表現力的線條、墨痕、色彩及畫面的整體結構表達出來,這就是繪畫的真誠。真誠的畫面充滿著宇宙的哲理。有一位美術評論家說:“畫家的第一品格是真誠,真誠地對待藝術,真誠地對待自然?!睂Υ囆g之所以要真誠,是因為藝術創造這種勞動既是體力的、手藝的,又是思想的、精神的,這兩者都要虔誠地投入,不可敷衍和懈怠。對待自然之所以要真誠,是因為藝術創造的源泉來自于自然,藝術家只有畢恭畢敬地向大自然學習,才能從中獲得充足的養料。藝術家從真誠中獲得的回報,最終一定與其投入程度相對應。以上這些美術觀點,非常契合我閱讀楊建臣畫集的感受。
楊建臣有著扎實深厚的西畫功底,又得石魯、劉文西等著名畫家傳授國畫技藝,并潛心研究徐悲鴻等大師的畫風,轉益多師,博采眾長,所以他的畫中西兼容,人物、山水、花鳥均有所長。楊建臣以畫雞聞名,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大展并多次獲獎。他還被中國文聯、文化部等機構授予“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中國杰出百名國畫家”等榮譽稱號。
“扎根黃土四十載,妙筆丹青繪人生?!睏罱ǔ紙讨刈叱隽艘粭l屬于自己的藝術道路。他的畫形神兼備,意境靈動空濛,布局嚴謹,格調清新明快。2003年9月,楊建臣在北京榮寶齋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前來觀賞的北京書畫家米南陽在他的《吉利圖》上欣然題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边@幅作品寫意性較強,兼潑兼寫,痛快淋漓。一只雄雞半蹲半立,成為畫面主體。畫家以姿生勢,以態傳神,給人以精警雄健、意氣勃發的美感。題材雖然很“家?!?,但畫家致力于在樸素中突出一種境界、一種寓意吉祥挑剔的完美主題。
欣賞楊建臣的畫不由使我想到:搞藝術要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要在素樸中追求完美,看似尋常,卻暗藏玄機,追求一種天然情趣。在這幅《春游圖》中,楊建臣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美滿溫馨的畫面,一改《吉利圖》的那種如箭在弦的氣勢。他用近乎擬人的手法述說著一種理想、一種樸素中的完美。其實作畫之道,筆墨技巧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精神境界。筆墨生點兒不要緊,思想境界一定要高。畫一幅好畫不容易,成為一個好畫家更不容易,成為一個有思想的好畫家更是難上加難。窮畢生精力去學,尚難成氣候;如果心浮氣躁,功利心太重,看風向,趕時尚,怎么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學畫很難,要自甘寂寞,要有一生平淡、一生默默無聞度過的精神準備,要有為藝術獻身的精神。令人欣慰的是,楊建臣實實在在地做到了這一點?!按笠粝B?,大象無形?!睏罱ǔ荚跓o聲地實踐著自己的藝術理想,無聲地追求著自己的藝術目標。
心境作為藝術的前提,是亙古不變的。心境愈自由、愈真誠,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回報。只有在真誠、放松的心態下,你的情思才會自然流露出來。在這方面,楊建臣堪為典范。
?。ㄗ髡邽樽骷?、藝術評論家)
真誠為起點 創新是靈魂
——淺談楊建臣其人其畫
李中貴
談及楊建臣先生的畫,大都認為其畫如人,樸實平易,作畫態度嚴謹,從不以奇巧取勝,而于平實中見深厚,松秀中見灑脫,其作品造型生動,色澤亮麗,格調清新,筆墨蒼勁渾厚,潤而不浮,嬌而不媚,是中西兼容、雅俗共賞、貼近生活之佳品。這都源于他早年學習油畫專業,后又在中國畫的創作中自然的融入了西畫的造型和色彩理念,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神面貌。
在美術界,大凡提及中國畫和西畫的造型、色彩理念的結合,素描與中國畫的筆墨結合等諸多方面,都是中國畫壇議論的焦點,有人認為西畫的造型、素描、色彩巧妙的運用到中國畫的創作中,大大的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力和視角內涵,也有人認為這樣會使中國畫不倫不類,失去了中國畫傳統的藝術元素和法度。
中國畫雖有數千年的歷史傳統,但傳統從來包涵著意義相反的兩個方面因素,即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積極的一面是不斷有好的經驗傳承下來,消極的一面是長久的傳統造成了保守和僵化,當代畫家都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同時如何沖破這種禁錮,面臨著如何創新這個問題。而受過西畫正規教育的楊建臣先生在如何把西畫的精華有機的融匯到中國畫的創作中,幾十年艱辛的探索著、實踐著。解讀他的作品,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西畫學養是他的創作優勢,在繪畫體裁上,他人物、山水、花鳥無所不能,特別是畫馬畫雞,物象的整體把握、具體結構、細節描繪、都能準確生動,惟妙惟肖。他作畫比較著重形體結構,具較濃的寫實成分,但也不乏筆墨濃淡的書寫,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作品是小寫意,當屬寫意性“具象畫”。但筆墨趣味和豐富的色彩運用,精氣神的細微刻畫都恰到好處。作品《全家?!?、《富貴吉祥》,把雍容華貴的牡丹、瀟灑大方的南國芭蕉與溫柔的雞禽相匹配,整個畫面大俗大雅、清新明快、溫馨祥和、賞心悅目,使人置身于一個無比幸福的家庭中。再看他的一幅《吉星高照》,他把一個本來只有幾十公分高的雄雞置于茫茫云海和蒼松峻嶺之中,頂天立地、氣勢雄偉,將山水與花鳥結合得渾然天成,令人耳目一新。乃實為小題材大手筆,小情趣大境界。這不難看出他把西畫的造型視角與中國畫的水墨有機結合之巧妙,這是他大膽創新的一次嘗試,也是我見過諸多雞的體裁之中一顆耀眼的吉星。還有不少為人稱道的佳作都在一個“新”字上做足了文章。一幅《金雞報曉》是雞年中央電視臺一套、四套國際頻道《歡聚一堂》《同樂五洲》欄目春節晚會唯一采用的吉祥物品,作為整個晚會的背景向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放,畫家也榮幸的應邀在晚會現場作畫,展示畫家畫雞風采。其作品魅力可見一斑。
有好的作品,首先得有好的人品。在多次的藝術交流中,我們經常一起切磋“畫道”。他真誠厚道的人品,在他的繪畫風格上得以充分體現,正如一位美術評論家說:“畫家的第一品格是真誠,真誠的對待藝術,真誠的對待自然。這是因為藝術的創造只能從大自然中獲取充足的養料,既要付出體力的、手工的勞動,又要付出思想的、精神的勞動,兩者都要虔誠的投入,不能敷衍和懈怠,這是一位畫家一生要面對的,注定是艱辛的寂寞的、只有耐得住寂寞,忠誠于藝術,不斷的探索、創新,才能創作出貼近生活、頌揚生活、感動生活的鮮活作品。觀眾需要的是這些真摯的藝術品,收藏家需要的是高質量、有新意的藝術品,社會需要反映時代、頌揚時代的作品……
這些觀點,非常契合我對楊建臣先生的人品、畫品的看法和感受??戳怂麆撟鞯拈L卷《百吉圖》、《合家歡》、《全家?!返?,大雞小雞百余只,它們相互顧盼、相依相親,各具姿態,充滿了靈性和生機,活脫一個個幸福小家庭,溫馨可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構建了一個和諧的社會音符。這種以雞為媒介的擬人化創作手法,正迎合了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
楊建臣先生經過近五十年的探索和磨煉,終于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貌和筆墨語言,也取得了不少的榮譽。更讓人感動的是,他那淡泊名利、心靜如水的精神境界,虛心好學不懈探索的毅力,正是他的藝術得以不斷長進、不斷突破的核心內涵和人格保證。心境作為藝術的前提,是亙古不變的,心境愈自由、愈真誠,愈能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回報,有鑒于此,楊建臣先生的藝術天地將更為宏闊。
?。ㄗ髡邽橹袊绤f理事、中國美協原秘書長)
常懷素心 盡我之誠
——記“金雞畫家”楊建臣
崔子墨
繪畫的題材,類如文章的內容;內容好,畫便成功了一半。
雞者,吉也;羊者,祥也;荷者,和也;荔者,利也;魚者,馀也;蝠者,福也;鹿者,祿也……這些題材之所以被人喜歡,并成為畫家的愛物,不是沒有原因的。
發自內心的喜歡,便是信心,是自信、自覺,因之產生信力、念力。于是,精神對物質開始起到能動作用。這,也是藝術之所以產生并存在的一大緣由。
“金雞畫家”,這個美譽給了楊建臣,實至而名歸,那是他勤于筆耕的結果。
我喜歡楊建臣畫的雞。他筆下的雞,雄赳赳、活潑向上,卻沒有霸氣、匪氣或怪氣。在他的畫作中,充滿了和睦與和諧,洋溢著喜慶與幸福,這一切,是那么自然而然,無疑是他內心境況的流露。
心外無物,境由心造。畫品即人品,在傳統理念上,中國畫論把人與藝緊密聯系在一起,很獨到、辨證。畫為文之極,畫格是文心的表現。文,就是人;文不僅僅體現在書面文字上,更顯露在氣格上、氣息氣象上。
楊建臣畫的雞,大氣、厚道,這除了與他的筆墨技法相協調以外,一定與他內心的情致互為表里。
筆墨技巧,可以熟練獲取,而內心情致則非可輕易掩飾。我與楊建臣有過接觸,他的人與他的畫,風貌是統一的。他為人謙和,彬彬有禮,不張揚。所以,我喜歡楊建臣,以及他筆下的雞。
視覺形式之美,與審美心態往往是一致的。一個畫家的筆墨,就是他的內在心音。
在楊建臣的畫上,形式與內容得以相映成趣。從構圖到筆墨,從色彩到配景,他所欲抒發的,都是積極而健康的元素,那也正是藝術作品所需要的。
藝術作品雖然強調個性的展現,但這種個性很有必要規范在普遍性之中。藝術行為,不應該是完全的自娛,而是要兼具著娛人的任務,甚至發揮教育的功用。春風化雨,“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細節出發影響到人的生活習慣,繼而左右到人的性格與命途。據乎德、依乎仁、游于藝,本是古訓;以美育代宗教,也是有充分的道理的。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藝術與文化日趨多元化,信息紛紜,如何保障古樸與厚道的審美形式,值得大家深思。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看,個體個性的充分發揮,不見得是好事;而共性的普及與存在,卻一定有利于社會的和諧。
楊建臣也不是只會畫雞,他還畫馬,人物和山水也畫得很好,但他專精畫雞,成為專擅和專長。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用志就是用心,用心到了徹底的程度,就是盡心。盡心者始能而盡力,從物質到精神。心到,則筆墨到、技法到,則性靈到、韻味到。厚于道者,福德在焉。藝術雖小道,卻可成為實踐道德修為的實際過程。孟子說:“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鼻蟮啦恍枭孢h,“誠”者,其道至近,會心在邇。
好的景物,不是妄想出來的,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觀察、去獲取、去寫意、去傳達。針對《論語》里孔夫子嘆賞曾點“浴乎沂”之志,朱熹指出,那雖然看似簡單,卻因為其“樂其日用之常,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合流”,于是,平常不常;因其平常之極,便立即與大多數的、普通的所謂“平?!崩_了距離。藝術即生活,藝術的超群拔俗,也合此意。
“平中見奇”,可以如此來評價楊建臣的花鳥畫,他的這種風格追求,洵非易事。1962年即畢業于西安美院油畫系的他,有著造型與寫實的基本功夫,加之幾十年的大量創作,所以下筆便能把握到心手相映的感受與效果。融合了中西,取法了諸家之長,他終于可以自起爐錘,獨樹一幟?!度腋!?、《富貴吉祥》、《吉星高照》等作品,雍容華貴,又總是以情動人,和樂熙熙。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常懷素心,盡我之誠。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