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館中大乾坤 古代壁畫傳承中國民俗藝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09]
近日,“2011北京·中國民俗藝術國際論壇”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幕,同期舉辦的“超越與創作移動的古代祭祀壁畫”展覽,成為此次論壇的一大亮點。
由北航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顏新元收藏的一批塵封百年的古代祭祀壁畫精品80幅及200個古儺面具,于北航藝術館呈現,獲得廣大觀眾的關注及好評。
移動的古代祭祀“壁畫”
此次展出的古代祭祀壁畫和古儺面具,是顏新元平時用于課堂教學觀摩的個人部分藏品中的兩個系列,他花了30多年時間細心收集、整理、修復、揭裱而成。
古代祭祀壁畫實際上是掛壁畫,盛行于遍地巫風,對鬼神充滿敬畏的楚文化區,在不同的地方也有著其獨特的稱謂?!耙远赐ズ饔驗槔?,多稱之為水陸道場畫,而在湘西地區以儺畫為名,至于湘南則以盤王圖代之?!焙厦佬g出版社編審左漢中指出。
顏新元更愿意以移動的“壁畫”來稱呼他的繪畫藏品,這種用絹帛與紙張做成卷軸便于靈活懸掛與收卷的繪畫作品,不像洞窟泥胚上的壁畫不便拆卸,因而用移動的壁畫來形容更為貼切。他認為古代祭祀繪畫與敦煌壁畫是一脈相承的,相比較而言前者更具有一種美化民眾生活空間的意義。但是兩者所面臨的境遇卻截然不同,一個被視為國寶,一個卻是“迷信”、“四舊”,被查抄、焚毀。
顏新元坦言,早在“文革”時期他已經開始收藏民間藝術繪品,雖然當時打倒“封資修”的呼聲不斷,但是在楚地的農村仍舊保留不少寶貴的民俗繪畫文物?!霸谖夷壳暗倪@批壁畫藏品中,以貴州的居多,然后是江西、湖南,最后是四川等地,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湘西和貴州交界區域的楚文化區內?!?br/>
談及古代祭祀壁畫的發現之旅,顏新元記憶尤深?!白畛踔皇菐痛謇锏娜思遗R摹祭祀用的紙質繪品,畫完后,有人會把原版破損的壁畫送給我,通過修復處理,一些珍貴的民俗繪畫文物得以保存,也使我對這樣自然天成、感情真摯、技藝高超的民俗藝術作品推崇備至,并開始悉心收藏?!?br/>
顏新元收藏的這批畫作,內容涉及天、地、水、陽四界古往今來的歷史英雄、祖先親眷、神仙鬼怪、動物與草木精靈??此茷樽犹摓跤械摹胺侨恕笔澜?,卻無處不凸顯人世和當時社會的形狀,是既出世也入世的情感表達。
藝術館中大乾坤
可移動古代祭祀壁畫作為直觀的原生態視知覺對象,追求時空自由、主觀表達的獨特東方式造型藝術類別,傳承的是民族記憶、民間藝術中“美”的基因,原生意蘊。它在小小的藝術館中,散發著自己特有的芳香,斑斕多姿,跨越百年的時光追尋淡忘的記憶。
“粗獷揮灑的繪畫風格,和諧肅穆的統一色調,既熟悉又新奇。熟悉的是似曾相識的民族風格真切自然,新奇的是接觸到一種從未感知過的民間藝術?!北焙絻x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小郭同學不無感慨地說道。
北航創管院的小劉同學,雖然才上大二,但已是北航藝術館的???,參觀了不少中外藝術大師的珍貴展品和工藝設計。他直言:“相比于過去所看到的后現代藝術作品和前衛獨立的工藝設計,傳統民間藝術作品給我的沖擊更大,也更能引起心中強烈的共鳴?!?br/>
據悉北航藝術館成立五年來舉辦展覽百余次,免費向學校師生及社會觀眾開放,承辦了不少高水平高層次的展覽活動,但以中國民俗藝術為主題的展覽尚屬首次。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