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評論家:中國文學進步最基本源自對人性認識深入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09
      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 應妮)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雷達8日在此間對中外媒體表示,中國文學近些年有所發展進步,最基本在于對人性認識的深入,并對人性的寫作進行了多種探索。

      他認為,當今社會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數字化時代、圖像化時代,多元的文化、各種多媒體手段,使得文學的存在空間受到嚴重擠壓。今天的文學怎么存活下去,怎么得到讀者的歡迎,怎樣有大的發展,的確是個問題。

      他表示,目前的問題不在于文學會不會消亡,而在于文學在今天如何能夠吸引人,而不讓人昏昏欲睡。今天的文學和傳統的文學不一樣,如果仍然用古老的傳統方式去表達,那是作家們的不足?,F在的中國文學需要新的表述,但不是和傳統割裂,而是立足于傳統的基礎上。

      他指出,要大力扶持具有原創力的作品和現實題材作品?!霸谀承╊I域里,我們的創作可說是落后于生活的,我們某些作品顯現出一種貧困,思想上的貧困、精神資源上的貧困,以及自我重復、互相重復,缺乏原創力的現象。原創力只能到社會生活的深處去汲取,創新性只能通過創造性轉化傳統來實現。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


      他認為正是現在市場要求的多和快,與創作要求的精和慢,二者存在幾乎無法解決的沖突。中國的文學作品數量和質量還很不平衡。而文學要在這個時代無可替代地存在下去,展現它的精神力量,就不是片面地追求更大的發行量,主要還應以它的精神品質、精神標高,來征服人心、啟迪讀者。

      在他看來,今天的中國文學有所進步最基本在于對人性認識的深入,對人性的寫作進行了多種探索。中國在過去經歷了一些只講階級性不講人性、只講單一性不講復雜性、只講理性不講哲理性的階段。過去的文學對人的豐富性表現不夠,今天的作家進行了多種探索,很多領域打開了、豐富了、深化了。他認為在當下面臨和平建設時期,日?;臇|西怎么寫,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在此間舉行了“著名作家與中外記者見面會”。雷達、王朝柱、王樹增、葉梅等四位著名作家暢談了在文化建設中,文學的作用和作家的思考。(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