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第二屆安徽民俗文化節在銅陵舉辦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07
      11月1日至3日,由中國文聯、安徽省政府主辦,文化部支持,中國民協、安徽省文化廳、省文聯、安徽省銅陵市政府承辦的第二屆安徽民俗文化節在銅陵舉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出席開幕式并宣布本屆民俗文化節開幕。本屆民俗文化節突出“擁抱民俗、快樂民眾”的主題,期間舉辦了安徽民俗文化村開園儀式、民俗游藝、安徽民俗風情攝影展、江南首屆國際茶藝展、安徽各地名小吃評選大賽、絕活絕技表演、曲藝匯演、婚慶文化展演、民俗電影周、民俗風情長廊會展等活動。

      作為本屆民俗文化節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中國民協、本報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銅陵)江南民間藝術論壇11月2日成功舉辦。論壇匯集了民族學、民俗學、民族民間學等多個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論述了民俗文化、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等問題。中國民協顧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錩就如何繼承與創新、保護與發展民間彩塑提出了要研究性地挖掘,建立以專家為核心的高水平研究平臺和獨立的民間彩塑教育體系,保護性地利用法律,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議。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呂勝中表示,將傳統民間文化作為一項資源來搞活地方經濟無可厚非,但前提必須是要有存在的事實,特別是那些有形遺產。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認為,當下全國很多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所以出現不良后果,關鍵就在于缺乏歷史觀念,忽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宋兆麟強調,當務之急是要搶救保護那些即將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在搜集實物、撰寫科學的調查報告、及時存留影像資料等方面多下功夫。本報社長向云駒著重分析了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美學問題研究的重要性,他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美學是人類學的詩學,是活的形象的美學,是感性美學,也是一種身體美學。來自安徽師范大學的汪軍、安徽省美協的王永敬則以安徽本土民間藝術為對象,就如何保護和發展這些民間藝術提出了各自的思考。中國民協副主席曹保明表示,優秀的傳統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發展強大的根,只有很好地保護、傳承、弘揚這些文化,我們的民族才會強大,我們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大家認為,此次論壇的舉辦不僅對推動我國各地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關于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重要體現。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