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魯木齊11月5日電(記者 孫亭文)由新疆文化廳主辦的“新疆首屆中國畫·桑皮紙繪畫作品展”5日在此間揭幕,描繪在被譽為人類紙業“活化石”——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和田桑皮紙上的120幅不同題材的繪畫精品著力展現絲綢之路古韻以及西域生活情景。桑皮紙以桑樹皮為原料,經剝削、浸泡、鍋煮、棰搗、過濾、晾曬、粗磨等工序制作而成,其紙張拉力強、防蟲、不易褪色、吸水性好,在清朝和民國時期被廣泛用于和田政府的典籍書冊、紙幣發行、學校課本、學生用紙、藥材包裝等。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時,和田的公文、契約和包裝等還在使用桑皮紙。
據悉,和田桑皮紙2006年5月被批準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疆十分重視對桑皮紙的傳承和保護,目前,已在和田地區墨玉縣投資百萬元人民幣開始建設傳承中心,新疆文化廳提出擬用桑皮紙再造古籍善本文獻、繪畫和書籍裝飾應用等方面的文化創意來拉動傳承與創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