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見仁見智,為廣州藝博會把脈引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01
      多名專家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藝博會的商業展銷性是毋庸置疑的。 將藝博會進行分區分功能改造,進行運營,利用商業反哺公益,成為眾多會展人員開出的藥方。

      廣州朱子畫廊負責人朱述賢在接受采訪時說:“廣東當代藝術和北京、上海及四川相比有較大的區別,主要在:一、廣東當代藝術生態環境不夠健全,這其中有地方政府支持力度遠遠不夠的原因;二、缺乏重量級的當代藝術的領軍人物,影響重大的藝術批評家也寥寥無幾;三、當代藝術收藏隊伍不夠強大,一個成熟的當代藝術市場尚未形成;四、為數不少的當代藝術家“北漂”使廣東當代藝術的發展壯大更感缺乏后勁?!?br/>
      代表著廣東中青年優秀藝術家的朱頌民每年都要率隊參展,同時也是廣州藝博會的鐵桿擁躉,他慨然說,廣州藝博會優勢還是不少的,起碼廣東當代藝術少了些過分追逐市場的浮躁心態,藝術家相對來說比較能沉下心來進行藝術創作,有更強的創作欲望及創新意識;藝術機構更能靜觀其變、尋求突破,積蓄力量,“收拾舊山河”。相對劣勢是明顯的,藝術生態不夠健全,藝術市場不夠成熟,藝術家投奔“解放區”成為一種時尚,而且“出走”的往往是較為優秀的藝術家,這幾種現象和藝術機構的變動(誕生、發展、破產、結業或者搬遷)不無關系,這又進一步拖緩了藝術市場的成熟進程。

      廣東收藏家協會副主席、第16屆廣州藝博會藝術總監陳慶彰認為,收藏家應該會對廣州藝博會充滿期待的,他們期望能出震撼性的、重量級的、國際性的當代藝術作品。藝術家會期望廣東當代以廣州藝博會為代表的廣東藝術市場盡快成熟一些,就算他們當中有準備“北漂”的,其實心里還是希望不需要走,他們還是喜歡廣東多一些。至于大眾, 我想他們首先希望能看懂并喜歡當代藝術,這和當代藝術生態環境的建設及其普及有關。如果當代藝術能為大眾所喜歡并收藏,那么,藝博會就會迎來它的第二個春天,當代藝術發展的燎原之勢也為期不遠了。

      廣州美術學院一位資深教授則提醒說,藝博會可以有部分公益展示場地和商業展銷功能,它們并不完全矛盾,藝術品應該帶有商業性質,如果這里有商業展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前來觀看,增加的人流也可以提高展銷的效果,發展文化產業也可以提高廣州文化和科技實力。

      廣州藝博會組委會辦公室負責人、中國知名策展人曹云更是對廣州藝博會充滿信心,他一再強調:“廣州藝博會會有光明前途的,一定大有可為!一定會在中國當代藝術有一席之地,甚至有一天會領航中國的當代藝術。廣東的藝術家們和藝術機構應該有這份自信?!?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