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創產業轉型:從文物到文化再到創意經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0-30]
杭州10月28日電(記者 沈蘭)根據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發布了一份《2011兩岸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研報告》,在兩岸36個被調查城市中,杭州的文創競爭力排名第三。2010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將“建設全國文化創意中心”確定為杭州城市發展功能定位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果說文化、人才及基礎資源疊加造就了杭州文創產業的優勢,那余杭區僅僅是杭州文創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以杭州品物流行有限公司為例,這家成立僅僅幾年立足于余杭的小公司,目前已經20多次登上國際舞臺。公司創始人張雷坦言,創業伊始就相中余杭良渚獨有的文化氣質,所以會放棄大都市而選擇在郊區余杭落戶。
在張雷的眼中,“賣的不是材質,而賣的是最前沿的設計”。一把紙質的椅子可以賣到4000多元甚至飆升到幾萬元,聽起來似乎有些奢侈,但卻備受藝術館、博物館一批買家的喜愛。
說到余杭文創產業發展,不得不提良渚論壇這個強大引擎。 目前,為期2個月的良渚論壇已正式拉開帷幕,除了延續學術探討、業務交流功能外,還推出了吃、住、行、游、購、娛一系列民眾參與性極高的活動。據杭州市余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良渚論壇不僅吸引了一批專家為地方經濟發展會診促成了產業合作,還對文化產業集群的打造提供比較大的幫助。
目前,良渚論壇在群策群力之下,成立四年歷經“文物-文化-創意經濟”的脈絡,從最初的“文物論壇”注重向世人展示良渚的“文物”價值,宣傳良渚玉器、良渚遺址,傳播“良渚文化”到“文化論壇”,讓世人了解良渚文化、中華文化、詮釋文化功能;再到“創意經濟論壇”,良渚論壇在實現保護與開發的同時也實現了古老文明與現代產業的相融合。(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