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名作賞析

    《南宋風情圖》:中國式休閑更強調群體性意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0-27



      某一年的正月十五,南宋都城臨安,陸游與唐婉相約從紹興來此過元宵節。他們還不知道,將來有一天雙方只能在夢中相見。不過此時此刻,燈光花影,游人如織,兩人相伴觀燈,在這不夜城度過難忘的一晚。

      天亮了,朝天門外,新科狀元騎馬游街,百姓爭相來看熱鬧。人聲鼎沸,鑼鼓喧天。而不遠處的保和堂藥鋪,隨著一聲“小女子這廂有禮了”,白娘子和還是學徒的許仙不期而遇。他們的愛情這會兒才剛剛開始。

      這兩段久負盛名的故事就這樣“關公戰秦瓊”般合在了一幅“動畫”里,與老杭州的市井風俗一起藏在臨安城的街頭巷尾之中。這就是與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構成“南北對話、古今傳承”的《南宋風情圖》。日前,這兩幅圖在第二屆杭州世界休閑博覽會上首次同時公開亮相,如夢似幻地展示出中國傳統的休閑場面和理念。

      元宵中秋玩“穿越” 一城同時過兩節

      除了歷史人物、傳奇故事的出現讓人感到驚奇外,《南宋風情圖》還有個地方也比較奇怪,就是民間慶祝元宵節和中秋節的景象出現在一幅畫卷上?!斑@個我們和專家做了專門的討論,一致結論是,既然是現代藝術的演繹,表現的是城市休閑、風俗文化,那么‘穿越’一點,讓更多觀眾了解彼時的節慶風俗多一點,何樂不為?”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南宋風情圖》創作總監、水晶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視覺展示創作中心總監王峰說。

      長達90米的《南宋風情圖》分為日景和夜景兩部分,每4分鐘轉換一次,白天1764個人物,晚上881個人物。其豐富的民俗展示似乎在告訴今天奔波勞碌的人們,800年前的杭州百姓已經懂得如何更好地支配財富,追求人生幸福了。

      《南宋風情圖》的藍本是《南宋杭城風情圖》,一件大型立體硬木彩塑畫,1998年由杭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設計,經近百名專家和工藝人員花了兩年時間制作完成,將雕刻、編織、面塑、彩畫、髹漆、刺繡等工藝融為一體?,F藏于杭州吳山城隍閣。

      “《南宋杭城風情圖》中市井風俗、節慶文化內容非常豐富,當時光了解、消化的工作就花了很長時間?!蓖醴逭f,“好在原作者都還健在,陳建林、王曜忠等幾位老師一直為我們的創作保駕護航,從歷史、美學角度不斷幫助我們?!?br/>
      據王峰介紹,《南宋風情圖》的特點主要有三。首先,在整體風格上,相對于大氣恢弘、頗具滄桑感的《清明上河圖》,《南宋風情圖》表現出來的是小橋流水、清新雅致的江南風格,色彩豐富,精巧細膩。

      其次,內容豐富?!埃ㄔ鳎┊嬀硪猿侵行囊粭l縱貫南北的天街為主軸,配以縱橫交錯的街市、巷陌、市河和西子湖,沿街遍布酒樓、茶肆、歌館無數,各式集市——藥市、花市、燈市、珠子市、米市、肉市、魚市買賣不絕,3000多個人物往來穿梭,神態閑適,怡然自得。還有角抵、狀元游街、賽酒會、跑旱船、踩高蹺、耍流星、舞蠻刀等民間文化活動場景,情節活靈活現,盡顯市井休閑文化精髓。這些內容為我們的創作提供了大量創作空間和表現落腳點?!蓖醴逭f。

      第三,無論城市建筑景深,還是人物制作,《南宋風情圖》的立體感都很強。

      數字技術拉近傳統文化與現代人距離

      “我喜歡這里面的城市格調。臨街都是木結構房子,街道通達,溪水縱橫,沒有鋼筋水泥的建筑,沒有車來車往。成年人做著生意,會會朋友,參加公共活動。孩子們在街頭巷尾奔跑嬉戲,踢著蹴鞠,騎著竹馬。這么美好、閑適的風情之都,是我比較向往的?!蓖醴逭f。

      杭州是中國最具休閑特質的城市之一。杭州人悠閑安逸的生活方式來自于歷史積淀下來的休閑文化底蘊。南宋建都杭州150年間,對杭州產生獨特的“玩”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杭州俚語中仍然保留著南宋時期盛行的問候語“耍子”(玩的意思)——把人們的休閑心態表露得淋漓盡致。

      臨安百姓去哪里耍子呢?瓦舍。這一點《南宋風情圖》也有詳細表現。南宋中后期,臨安已有20多所瓦舍,可見其盛。瓦舍往往擁有固定的演員班底,不受時間和氣候限制,燈光、通風、擴音設備完善,表演諸如上竿、跳索、相撲、鼓板、雜扮等百戲。但是,今天我們再想看到那時的休閑節目有些難了?!氨热纭堑帧?,多好的體育文化,源于華夏,現在卻成了鄰國的國粹了,這些真的可以提醒到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要更加珍惜和予以傳承?!蓖醴逭f。

      角抵,俗稱相撲,是宋代流行廣泛的體育娛樂項目之一,尤其在南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皆以此為樂。宮廷時以角抵表演助興,《夢梁錄》卷三記載:“第九盞進御酒……左右軍即內等子相撲?!泵耖g角抵運動更為盛行,參與者無不穿著清涼,女角抵手的熱場表演加上膂力高手的精彩對決,形成極強的觀賞性。

      “我們希望借助現代數字技術,把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人的距離拉近,把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傳播的更遠、更久?!蓖醴逭f。

      中國式休閑更強調群體性意識

      中國過去有休字,有閑字,但沒有休閑一詞。英語中的“休閑”(leisure)來自拉丁文“licere”,意為“允許”或“自由”,暗示了休閑的自由選擇和非強迫性。而希臘語中用來表示“勞動”的詞的意思是“缺乏休閑”。

      詞匯的文化內涵暗示出,西方人的休閑觀以崇尚個性自由、解放為主要特征,強調以我為主的休閑生活方式,并以此作為舒適生活的一種標志。他們既可以點一杯啤酒在酒吧里坐一下午,還會一個人去做傳統中國人難以想象的探險活動,諸如飛機翅膀上打網球、懸崖峭壁上騎單車。

      而中國人的休閑理念以動靜和諧為主要特征,在休閑生活中強調群體性的意識,并以此作為舒適生活的一種標志。也就是說,我們更喜歡熱鬧的休閑方式。從《南宋風情圖》中能看到熱鬧非凡、花樣百出的休閑節目。比如舞蹈,什么韃靼舞、老番人,還有耍和尚、瞎判官、女杵歌、旱龍船,多不勝數。曲藝方面,有說書、鼓子詞、吟詩和曲、說葷話等,還有斗雞斗茶什么的。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閑》中說,每一種文化都在創造休閑的概念,只有休閑時代才能真正構建和享受舒適生活。因此,體現舒適生活內涵和本質的關鍵是這種生活或者這種生活的載體(如中高檔住房)是否浸潤著反映民族特色和價值取向的休閑文化。如果戈比的定義中西通吃,那么,中國人最晚在南宋時期就已經過上了休閑的生活。

      今天,中國即將進入休閑在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時代。休閑,正在從少數人的消磨光陰轉變為多數人的生活方式。杭州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休閑文化也許可以給我們很多借鑒,如果我們想去借鑒的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