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壁畫塑像遭風沙侵蝕 病害日趨嚴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0-22]
蘭州10月21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委辦公廳近期發布的信息披露,近幾十年來,敦煌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致使境內大量歷史文化遺存遭到破壞,莫高窟塑像和壁畫因風沙侵襲病害日趨嚴重。
此前,中國水利部部長陳雷考察敦煌時表示,敦煌生態持續惡化,土地沙化造成的積沙、風蝕、粉塵等,引起莫高窟壁畫脫落、彩塑受損以及崖體坍塌,這成為莫高窟的一大威脅。
為確保敦煌文化遺產免受生態惡化威脅,敦煌市政府投資逾億元人民幣用于文物資源保護開發,建立覆蓋市鄉縣三級文物保護網絡,開展文物普查和漢長城資源調查,對尚未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點制定保護對象,同時,還啟動實施莫高窟保護利用設施工程,開工建設博物館、自然博物館新館和游客服務中心。
官方統計,20年來,敦煌黨河灌區外圍沙化面積增加了近20平方公里,庫姆塔格沙漠也逐漸東擴,每年向敦煌逼近2至4米。作為當地主要河流的疏勒河已斷流10年,黨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達97.8%,地下水大量開采,用水矛盾十分突出。
敦煌生態環境問題受到中國各級政府廣泛關注,溫家寶總理曾多次作出批示,并強調“一定要把敦煌保護好,管理好,把敦煌生態環境搞好”。今年6月,國務院批準實施《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投資47.22億元實施綜合治理,遏制敦煌生態惡化趨勢。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