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構筑文化產業人才高地 打造國際知識創新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0-20]
(記者 易運文)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深圳的重要支柱產業。去年,深圳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726億元,文化產品出口占全國的20%,進口占全國18%。為了保持在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領先優勢,深圳正在大力構筑文化產業人才高地,包括積極探索健全文化產業人才評價體系、資質認證和激勵機制,加快培養和引進一批既懂文化、又善于經營管理的高層次文化管理人才,一批掌握高新技術、善于運用科技手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文化創新人才和一批熟悉文化貿易規則、善于開拓國際文化市場的文化貿易人才,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2008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命名深圳為設計之都,這主要得益于深圳有一群年輕的設計師和云集了一批全國最優秀的設計精英人才。這一大批精英設計人才目前都聚集在深圳的平面設計協會。據會長孔森介紹,深圳平面設計協會是中國平面設計的精英團體,它對會員入會要求極為嚴格,只有在頂尖級設計大賽中的獲獎者才有資格入會。據介紹,目前該會只有會員120人,而其中深圳本土會員占60%,其他會員則是香港、臺灣、北京、上海等地的設計精英。
除平面設計外,深圳在工業、建筑、室內、服裝等設計行業也是人才濟濟??咨f,深圳目前已有數千家設計公司,6萬多從業人員。深圳云集了全國一批最優秀的設計師,十多年來,深圳設計師幾乎獲得過世界所有頂級設計賽事和國際展覽獎項,深圳“設計之都”名副其實。
上世紀90年代初由幾家零散的畫鋪發展起來的大芬油畫村,現在已經成了由40多家油畫經營公司和800多家畫廊組成的油畫產業基地。大芬油畫村被文化部命名授牌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目前是全球重要的商品油畫集散地之一。大芬村的事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文化人才的聚集是關鍵。目前,該村擁有創作能力的藝術家達到了數百人之多,其中市級美術家協會會員以上資質的原創藝術家有60多人。大芬原創畫家的作品,經常入選全國、省、市舉辦的專業展覽并獲獎。
深圳還崛起了觀瀾版畫基地、寶安F518創意園等一批文化產業基地,并吸引了一批國內外有名氣的文化人才加盟其中。以觀瀾版畫基地為例,該基地2007年5月掛牌,當時其“國際藝術家村”即有10位中外版畫名家入駐成為首批簽約畫家。前不久,中國工業版畫研究院院長宋恩厚、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原主任宋源文、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名譽主任廣軍,先后入駐觀瀾藝術家村。至此,共有近50位畫家入駐該基地,據介紹,該基地還將建成一批藝術家公寓,進一步改善環境,讓藝術家們在這里創作出更多更高水準的作品。
深圳的南山區是深圳高校的聚集區,也是文化人才的聚集地。近日南山區依托這個高校聚集區的豐厚人才資源,全力打造“國際知識創新村”,以吸引國內外的優秀文化人才到此安家落戶。據南山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國際知識創新村位于南山區大學城片區,用地面積14萬多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52萬多平方米,計劃總投資21億元。其目標是建成生產、研發、教學三位一體的國際知識創新村,為高新創意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與發展的平臺。據估算,該村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250億—500億元。
依托原有的人才優勢,加之目前的政策優勢,深圳正在成為中國的創意文化產業人才高地,成為文化人才創新創業、成就事業的熱土。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