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國家畫院副院長:“中國畫”受熱捧取決于中國實力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0-10
      上海10月9日電 (記者 鄒瑞玥)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9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書畫市場正迎來“黃金時代”。他認為,中國畫之所以越來越受國際藏家的追捧,除了作品藝術品質的提升,更與國家實力聯系在一起。

      今年6月,中國當代畫家吳冠中的《獅子林》以1.15億元人民幣成交,創下中國現當代書畫藝術品成交的最高價。而在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中國書畫又一次創下“高價神話”,中國書畫專場共推出340多件書畫作,總成交額為7.38億港元,其中16件拍品逾千萬港元成交,刷新了蘇富比多項總成交額和個人作品成交紀錄。

      在這股熱潮的作用下,即將于11月14日“空降”上海的“寫意中國”畫展,也比去年吸引了更高的關注度。該畫展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主辦,集結了150位著名當代畫家的300多幅作品,被認為代表了中國當代寫意畫的最高水準。

      事實上,在書畫市場中,最能反映“中國性格”的文人畫最受藏家青睞。在評家看來, 重“意”而不重“形”的寫意水墨,最能反映“中國性格”。寫意畫是中國人平和、包容性情的體現,它徘徊在寫實與抽象之間,以神寫形,以形傳神,并從中探索天地之道。它不僅與中國書法一脈相承,還滲透著與中國古典詩歌、音樂,乃至哲學相似的審美情趣,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造型觀和境界觀,精準地反映了東方大國多面的性格。

      張江舟認為,一方面,中國畫受到熱捧與中國的國家實力相聯系;另一方面,中國畫也從國家的經濟繁榮中得到“養分”,中國的某些藝術收藏家正逐漸步入世界上最強藏家的隊列之中。他們的目光自然更多地集中在中國本土的藝術品上。

      蘇富比首席執行官Bill Ruprecht就曾表示,中國藏家每年都會在全球各種中國繪畫作品拍賣會上花費近40億美元,這比蘇富比和佳士得在去年印象派、現代主義和當代藝術拍賣中加起來的成交額還多。由此產生的結果是藝術市場正因為中國藏家的口味發生著改變。(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