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廣東遂溪出土的南朝鎏金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9-25



      1984年9月,湛江市遂溪縣遂城鎮邊灣村窖藏出土的南朝鎏金器,是1000多年前的西亞舶來品,同鎏金器一起出土的還有波斯銀幣、金銀鐲、金指環等。1997年3月,國家文物專家彭如策、宋良璧等對遂溪縣博物館的藏品進行定級時,這件鎏金器被確認為一級文物。

      鎏金器高7.2厘米,腹圍27.5厘米,口徑8.4厘米,重量146.3克??诓棵黠@內斂,深腹弧壁,圓尖底,形如圓窩。鏨刻工藝精湛,裝飾技法講究,在有限的弧壁表面,自口沿至底部鏨刻著各種紋飾。近口沿處一周柵紋,其下為一周忍冬花紋,中腹部一周7個圖案,分別飾飛仙、飛鳳、魚、鳥及3朵金蓮紋,均以忍冬花為輔助紋飾。下腹部亦飾一周忍冬花紋。底部飾蒲公英花紋。藝匠們為了突出主題紋飾的表現力,將主題與輔助紋飾用雙線條相間隔。從鎏金器的整體裝飾畫面來觀賞,我們可以從中發現那種對畫面嚴密構思和編排的純熟技巧。巧妙的畫面布局,把豐富的裝飾圖案表現得疏密有序,繁而不亂,令人為之驚嘆。

      遂溪縣出土這批窯藏金銀器,具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引起了國內外文物專家學者的關注。2002年3月日本文物專家長谷部樂爾在省考古所教授劉成基等人陪同下到遂溪縣博物館考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科大衛、博士賀喜、鄧聰以及香港考古協會等也先后到遂溪縣博物館考察。此外,遂溪出土鎏金器、銀手鐲被省博物館借調到北京、廣州、香港等地展出。著名歷史教授姜伯勤關于遂溪邊灣出土文物的學術文章指出:“遂溪窖藏及波斯幣的發現,其重要意義首先是填補了南海中國與伊蘭關系史研究中的若干空白……”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