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造假產業鏈:專家稱10萬從業者年入超百億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9-18]
中國文物造假產業鏈
□畢鳴 整理
2011年的春晚,相聲《專家指導》中的“文物專家”告訴收藏者:
二十三,找塊磚;二十四,刻上字;二十五,抹點土;二十六,做做舊;二十七,上遍漆;二十八;刷一刷。然后把這塊磚埋起來,再找個時間挖出來,這塊磚就變文物了。
相聲并不夸張,這幾乎就是中國文物市場的亂象:半吊子專家大行其道,仿制文物充斥其中。
景德鎮從事制假20余年的老匠人章一敲口氣很牛:“我做的東西最不怕儀器測試?!?br/>
章一敲文化并不高,但他去“賊光”的藥水是南京一個大學教授給配的。
也有科技含量很高的造假:把瓷器的底部用精密的儀器削下,再把真瓷片的落款嵌入其中,俗稱“接老底”。
有專家認為,在中國,這種集文物仿制、運輸、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已經擁有超過10萬從業者,每年收入超過百億元。
地區 主要仿制品
山西 青銅器和木雕佛像
甘肅 齊家文化瓷器
遼寧 紅山玉,占全國90%
西安 漢罐、唐三彩等瓷器
河南、安徽徐州 戰國、漢代玉器
河南南陽 國內規模最大的玉器集散地
河南洛陽 汝窯鈞窯宋瓷,古陶器,古玉
江西景德鎮 明清官窯青花、元明清官窯高仿品
湖北 銅器
福建 瓷器
浙江湖州 良渚玉
江蘇揚州 書畫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