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劉老根會館”霸氣何來?體現資本對文物的傲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9-16
      趙本山旗下劉老根會館在被曝涉嫌破壞一級普查登記文物晉翼會館遭到社會批評之后,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又將不可移動文物乾泰寺和柳祖祠改造成會館就餐包廂,破墻開門、增設排煙管道(9月15日《新京報》)。

      人們不禁要問,“劉老根”的霸氣由何而來?據筆者意見,首要的一點,是資本對文物的傲慢。在一個過渡商品化的社會,強力的資本幾乎無所不能,無所不至,收買占用文物的現象也層出不窮,甚至將古建筑改造成私人會所或商務會所大發橫財,或供極少數人專占、專享、專用。在這方面,財大氣粗的“劉老根”,尤其“不差錢”。

      其次,是對文化的無知。按常理,“會館”一詞原本極易使人聯想到古色古香的傳統商旅會館,因而現代“會館”更應尊重并體現中國文化傳統和特色?!皠⒗细币浴皶^”之名破壞文物,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一些演藝界人士,對本國的文化傳統尚缺乏必要的體認和尊重。

      第三,是文物主管部門的消極作為。我們注意到,民間文物保護人士曾一智曾多次向文物和規劃部門反映“劉老根”涉嫌破壞文物之事,但相關主管部門卻至今尚無任何明確的調查結果,使人懷疑它們是否有效履行了自己的職責,是否實質性地介入了調查。主管部門的曖昧,為“劉老根”侵占和破壞文物打開了方便之門。

      如果,侵占和破壞文物的霸氣猶在,類似種種有意無意侵占和破壞文物的現象增多,將越來越嚴重地傷害北京這座歷史名城的歷史風貌和文化氣息,使傳統和現代越來越無法交融相會,“老北京”和“新北京”越來越無法相得益彰。事實上,“老北京”正在漸行漸遠,正在消失在現代建筑的塵埃和肆無忌憚的侵占與破壞之中。

      文物古建筑是一個城市的文化之根,是連接傳統和現代的標志,溝通古人和今人的紐帶。面對“老北京”的漸行漸遠,我們不能無動于衷,否則將失去北京的“文化之根”,也終將失去我們的“精神家園”。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