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國外藝術基金的風雨之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9-15
      國外藝術基金的風雨之路

      作者:肖沖   

    1904年,法國金融家Andre Level找到12個投資人,每人出價212法郎購買一批畫作。1914年,法國藝術市場上演飆升神話,他們購買的這些藝術品炙手可熱。20世紀90年代末,世界各大銀行都成立了專門負責藝術品投資的部門。即便在金融危機之后,也有很多新的藝術品投資基金成立,基金發起人對藝術基金信心滿滿。

      國外藝術基金的風雨之路


      拉封丹的寓言《兩個謀熊皮的伙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伙伴手頭缺錢,于是他們向鄰居皮貨商預售一只還未被打死的熊的皮。并向他表示,將馬上去把熊殺死,據稱這是一頭熊中之王,商人可將其做成兩件皮袍,為此可發一筆大財。兩人答應兩日之內交貨,在談妥了價錢后就開始進行搜捕獵物的工作。當他倆看到這頭熊正朝他們奔來時,嚇得如雷擊頂一般,這樁買賣可算是泡了湯。這時,一個伙伴爬上了樹梢,另一個則早就嚇得面如死灰,一身冰涼,他趕緊趴在地上屏住呼吸裝死,因為他曾聽說,熊不喜歡吃死人。這頭熊見地上躺著一個人,不知是死還是活,于是把他翻過來掉過去擺弄一番,又用嘴去嗅這人的鼻息?!斑@是一具尸體?!毙苷f完就沒入附近的森林中去了。樹上的伙伴從樹上滑了下來,跑到裝死的伙伴身邊說,這真是個奇跡,這一切不幸,只不過是場虛驚?!澳敲?,”他接著問,“熊皮怎么交差?熊在你耳旁都說了些什么?”“它對我說,千萬不能圖謀出售一張還沒有被打倒的熊的皮子?!?br/>
      有人將這個故事用來形容藝術基金的運作模式。然而,有趣的是,正是以“熊皮”命名的藝術基金卻在藝術這一領域掘得了第一桶金。法國巴黎的熊皮基金(La peau de l ours)是最早的藝術品專業基金,據說該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這家基金公司的墻上掛了一張熊皮。1904年,法國金融家Andre Level找到12個投資人,每人出價212法郎購買一批畫作,其中包括畢加索、塞尚、馬蒂斯這些現代大師的早期作品。1914年,法國藝術市場上演飆升神話,他們購買的這些藝術品炙手可熱,于是他們將這批畫作送到法國拍賣公司德芙歐上拍。最終,他們買到的這批藝術品總額比原價上漲了近5倍,有的作品上漲幅度甚至達到10倍。

      另一個更為大膽的投資是1974年的英國鐵路局退休基金,在當時,其負責人克里斯托弗·勒溫目睹英國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為了降低投資風險,決定從基金中拿出4000萬英鎊(等于今天的2億英鎊)投資藝術品,他一共購買了2425件藝術品,投資多種類型,以降低運作風險,其中不僅有古典大師的作品,還有中國的瓷器。

      為了解決對藝術品領域的未知,勒溫請蘇富比拍賣公司為其提供專業領域的咨詢,作為交換條件,這批作品必須在蘇富比上拍。這使得基金會變相地增加了成本,少了議價籌碼。為了解決雙方合作的利益沖突,蘇富比單獨成立了一家獨立的公司——Lexbourne。盡管業內同行和媒體質疑,蘇富比如何同時擔當賣家代理人和藝術品基金顧問的兩個角色?怎么可能做到公平?然而,對于勒溫來說,將這項事務托給蘇富比是最為理想的方式。

      從1987年至1999年,以這批基金購買的藝術品陸續在蘇富比成交。其中,德國古典大師丟勒的版畫《圣母、圣子與梨》,估價為1萬至1.4萬英鎊,最終以1.045萬英鎊成交。然而,就在一周之后的蘇富比拍賣上,一幅同樣主題,保存狀態相當的丟勒作品上拍,作品估價為4000至6000英鎊,但最終僅以4400英鎊成交,不到之前作品成交價的一半,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差距,和畫作本身的藝術性和歷史性并無多大關系,關鍵在于之前那幅曾經是鐵路基金會的藏品。

      這筆基金的獲利年化復合報酬率為13%,遠遠高于同期的債券投資報酬率。就在一年之后,藝術市場遭遇空前的大跌,如果基金會的出售晚一年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如果這批作品晚些拍賣的話,最后的年報酬率將低于5%。在投資期間,僅僅是付給蘇富比的顧問費用就占了獲利金額的一半??偟膩碚f,這項基金是非常成功的,因為英國鐵路局通過這種方式分散了風險。在投資初期,沒有人能預料哪類作品會有最好的表現,因此,蘇富比的投資組合起到很好的作用。

      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花旗銀行、瑞士銀行、摩根大通以及德意志銀行都成立了專門負責藝術品投資的部門,為高凈值客戶提供藝術品投資的顧問服務。雖然他們建議投資的主要作品為印象派及現代主義大師以及古典主義大師的作品,但是當代藝術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些銀行建議客戶投資的年限至少為10年,在此期間,客戶可將作品借出,做展覽,以增加藝術品的價值,同時還提高了擁有這些畫作客戶的名聲。

      2005年至2007年,在佳士得與蘇富比前任負責人以及華爾街的財富管理人士的操盤下,有十幾支藝術品投資基金將藝術品證券化了。他們將多件藝術品組合成為一個投資標的,讓投資者購買股份。這幾支基金都以高凈值人士、退休基金及民營銀行為目標客戶群體,最低投資門檻為25萬美元。

      有的基金將目標瞄準那些正在處理債務、離婚或者辦喪事的藝術品收藏家,只要有意出手,他們迅速奉上現金,爭取這部分藝術品能有效降低他們的運營成本,而且在賣出時也有很大的保障。有幾支基金希望能通過瑞士歷峰集團或蘇富比這樣實力宏大的公司,以股權衍生品的方式,以購買一項資產、出售另一項資產為手段,來應對藝術品投資的風險。

      即便在金融危機之后也有很多新的藝術品投資基金成立,基金的發起人對藝術基金都信心滿滿。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有倫敦美術基金、倫敦藝術收藏基金、華盛頓埃文基金……但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多人愿意將錢投入到難以預測、風險較高的藝術品基金上。而基金發起人也發現,他們可供調度的資金遠遠不夠,要讓藝術基金滲入金融制度仍舊是目前面對的難題。藝術基金是個好東西,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仍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藝術基金發展史上,曾經發生過多起以投資失敗告終的慘案,但很少被人提及。從1989年至1991年,巴黎國家銀行投資2200萬美元,購買了16幅法國及意大利的繪畫及素描作品。在7年之后,該銀行出售了這套投資組合的藝術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作品最終的成交總額比購買時還少了800萬美元。

      此外,紐約大通銀行發行了一支價值為3億美元的藝術品基金,摩根建富投資集團發售過一支2500萬美元的藝術品投資基金,日本Itoman Mortgage corporation曾投資5.2億美元購買了7300件包括雷諾阿等西方現代主義及印象派的繪畫作品,然而,這3家公司的投資基金都嚴重虧損,每個公司都承諾,他們的運作模式需要20至25年的有效持有期才能獲利,但是誰愿意花那么長的時間等待一支基金的出售呢?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