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評:文物鑒定泰斗卷入騙貸案,情何以堪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9-07
      中國文物鑒定界的泰山北斗卷入騙貸案,動搖的是整個文物鑒定以及收藏行業的公信。一個行業如果被“大師”們搞砸了,千萬別給后人說“祖師爺沒賞你這碗飯吃”。

      據報道,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5名頂級鑒定專家,為一公司老總自制的“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開出24個億的天價評估,老總據此騙貸10億。

      據說專家們拿了幾萬的評估費,可評估過程好像有點兒戲———他們連“金縷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沒打開,只圍著玻璃柜子看了會就做出了判斷。

      就社會影響而言,中國文物鑒定界的泰山北斗卷入騙貸案,動搖的是整個文物鑒定以及收藏行業的公信,這不能不讓人發問,中國民間收藏還有多少鑒定是真的?

      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可謂如雷貫耳的名字。盛名之下,有幾人會相信,其做出的鑒定不是秉持專業精神,而只是“隔著玻璃觀花”?楊伯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把責任全部推到了已故大師史樹青的身上。如果事實如此,那么史樹青有責任,但是,如果不是這樣,那么真相究竟又是什么?

      或許,如楊伯達等人并未想到,自己的一個草率鑒定居然會牽扯到“騙貸”數億元的案件。然而,毫無爭議的是,他們的行為違背了基本的學術與科學精神。他們在拿到“出場費”的時候,或許根本沒有想到,如此不負責任的鑒定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文物鑒定界泰山北斗也如此不堪,那么,斷送的恐怕只是整個行業的聲譽。

      其實鑒定和評估是兩個業務,鑒定決定的是真假,評估師在此基礎上估價。這些本來是做鑒定的專家,似乎也沒給出一個估價的標準和算法,就憑一兩個人隨口提出的價格就給出評估價,本身就越了界。

      而且,國內的文物藝術品鑒定行業的習慣性做法弊端多多,之前藝術品拍賣市場好幾件價格過千萬、過億的作品都引起過爭論。中國傳統的文物藝術品鑒定靠的是專家學者們的學識、眼光和經驗,至今還是主流,而更加客觀的鑒定方法———比如碳14測年法、成分分析法和熱釋光測年法等———卻很難推廣開來。

      這和收藏市場的生態有緊密關系。因為多年來收藏市場容納了大量的贗品仿品,已經收藏這類東西的人和進行中介業務的拍賣公司、經紀人都不愿意多花錢走這個程序,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利用種種模糊空間出售來歷不明的作品,獲得超額收益。

      在此情況下,對藝術品鑒定進行某種規范或許就成為必然的選擇———比如,至少可以規定,鑒定專家應該對自己的鑒定結果負責,如果他無法肯定,也要在鑒定報告上聲明此報告不得作為所謂向銀行質押、貸款的憑證之類。

      對鑒定專家們來說,也需要更謹慎和職業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因為這牽涉到巨大的利益糾葛,說不定哪天自己會因此成為被告。當然,一個行業如果被“大師”們搞砸了,千萬別給后人說“祖師爺沒賞你這碗飯吃”。

      □欣然(作家)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