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潼南發現唐代摩巖造像 保存完整西南少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8-25]
近日,潼南縣文管所接到該縣崇龕鎮薛家村村民報告稱,當地在挖石子修公路時,挖出了一些菩薩,懷疑就是當地傳說中的唐代“千佛壁”,潼南縣文物部門立即派專業人員前往進行了現場踏勘,經過初步勘查判斷,推測這些佛家造像確為唐代晚期所造的摩巖造像。
造像精美 保存完整
昨天下午,記者抵達離潼南縣城30余公里的崇龕鎮薛家村,在一處施工工地現場看見了13龕菩薩造像?!艾F在只露出地面13龕保存比較完整,推測泥土的下方應該還有其他造像?!变峡h文管所工作人員李毅向重慶晚報記者介紹。
這13龕佛家造像面積共約30余平方米。造像均為高浮雕,有雙重龕、方形龕2種龕型,造像豐滿,雕刻細膩,紋飾精美。特別是左邊第一龕,中跏趺座一佛、高發髻,飾柳葉形背光,頭懸寶蓋,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薩,龕周飾卷草,龕外沿下角左右各雕一力士,肌肉發達,面相猙獰;菩薩、弟子、佛像面容慈祥,衣紋流暢,保存完好。
傳說中的“千佛壁”?
“8月12日,修建薛家村公路,要挖掘取土,卻意外把這些菩薩挖出來的?!毖掖宕逯魅窝θf偉告訴重慶晚報記者,8月12日下午,在挖土的施工現場,一位操作挖機的施工人員正在挖土,忽然發現堡坎的右上角露出了一個石龕,順著石龕挖下去,13龕菩薩露了出來。隨后,施工人員趕緊向縣里匯報,周圍的村民也紛紛趕來圍觀。
“村里的老人都說,古時候,這里本來有一座叫千佛寺的古廟,廟后的石壁上雕刻了很多菩薩,又叫‘千佛壁’?!贝迕窭顝┢秸f,在他年幼時,也曾經在這一帶見過一些菩薩石刻,“那些石刻本來也被埋了一部分,1958年,附近要修水壩,就在上方挖了很多石材出來,石材下方的泥土和碎石子就掉下來,把這剩下的佛龕掩埋在了里面?!崩顝┢酵茰y,這次挖出來的佛龕,應該就是傳說中“千佛壁”的一部分。
推測為唐代佛家造像
昨日,潼南縣文管所副所長、文物專家徐林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通過現場勘查,潼南崇龕千佛寺唐代摩巖造像,與潼南崇龕萬佛寺、玉溪鎮萬佛巖、新勝鎮五硐巖等唐代紀年石刻風格一致,推測年代確為唐代“千佛寺”的造像。造像雕刻精美,保存比較完整,在我市甚至西南地區都比較少見。造像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目前,有關部門正積極加強千佛寺造像的保護工作。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