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故宮“瓷器門”令無損檢測受關注:“慧眼”識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8-23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無損檢測:為文物鑒定借一雙慧眼

      電視鑒寶節目的興起,讓人們目睹了文物鑒定專家的過眼神功;故宮“瓷器門”事件,又讓鑒定文物的科技手段進入大眾視野。實際上,在瓷器等文物的鑒定上,常規目測法和各種無損檢測技術都有可能出現誤判,導致漏過贗品或者誤殺真品,因此,將多種方法結合起來,是文物鑒定的基本原則

      文/ 張田勘


      7月4日上午,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從古器物部提取了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欲對其進行無損分析測試。不料在這一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樣品臺上升距離過大,致使這件珍貴的文物被檢測設備擠壓而導致損壞。此次事件被媒體曝光后引起全社會對故宮的再度關注。同時,這一被稱為“瓷器門”的偶然事故,也讓文物的無損檢測技術進入大眾視野。

      無損檢測:廣泛應用的技術

      故宮“瓷器門”發生后,有人質疑用無損檢測技術分析和鑒定文物的可靠性。對此,中科院研究生院文物科技評估中心主任王昌燧評價說,“事故的發生與操作人員的經驗不足有很大關系,但設備本身也確實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特別是自動保護和自動報警功能?!?照此說法,此次事故顯然是操作失誤和儀器保護功能不完善兩方面因素共同所致,但人們對無損檢測結果的可靠性仍然有所疑慮。為了弄清這些問題,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無損檢測。

      無損檢測技術即非破壞性檢測,它在不破壞待測物質原來的狀態、化學性質等前提下,利用聲、光、磁、電等特性,測試出待測物的內部性質、結構、元素構成、是否有缺損、缺損大小、產品年代、質地等信息,從而在總體上判斷被檢測物的真偽、好壞和功能狀況。其實,聽起來很復雜的無損檢測技術,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不遙遠,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每個人在醫療體檢時接受的X光透視就是應用最廣泛的無損檢測。

      無損檢測與無損評價技術主要應用在工業上,是在物理學、材料科學、斷裂力學、機械工程、計算機技術及人工智能等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工程技術。發達國家對于無損檢測技術極為重視,例如美國明確地把無損檢測技術中心列為國家六大技術中心之一。按照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的說法,無損檢測技術總共可分為6大類約70余種,而在實際應用中比較常見的則有7種常規方法,即目視檢測、超聲檢測、射線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渦流檢測和聲發射檢測。

      除了工業應用以外,無損檢測現在已經廣泛應用于醫療、生物學、生命科學、文物、考古、收藏等。用于文物鑒定的無損檢測分析或鑒定技術也包括多種,例如,X射線衍射技術用于金屬質文物的腐蝕機理及保護研究、壁畫制作材料及保護研究、石質文物的風化產物及保護研究、文物的產地判斷和文物防偽;顯微激光拉曼光譜用于文物顏料和古青銅器的分析;使用熱釋光法可測定文物的年代;用激光全息技術來檢測青銅器、陶瓷器文物的損傷狀況等等,這些方法都可以在對文物無損或微損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分析和鑒定。

      故宮博物院應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來研究和分析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并將其作為“宋代官窯瓷器研究課題”的一部分,目的就是判斷古陶瓷文物的產地、制作年代和制作工藝等。

      科技“慧眼”識文物

      文物鑒定是指運用科學方法分析、辨識文物年代、真偽、質地、用途和價值的過程。在各種鑒定方法中,無損檢測技術目前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由于文物產生的年代久遠,大多比較脆弱易損,因而利用無損檢測技術,能夠獲得對文物或古代器物的真偽、古物材質、加工工藝和藝術風格方面的信息。

      較早對文物進行X射線無損檢測的是考古學家。1968年,通過對埃及圖坦卡蒙木乃伊進行透視,發現他的顱內有骨頭碎片。據此,考古學家推測這位少年法老可能死于嚴重的頭部撞擊,而且從墓穴觀察來看,有“匆忙下葬”的跡象,表明他的死亡可能比較突然。

      在青銅文物的鑒定上,X射線探傷技術大顯身手。青銅器文物存在假貨,也有人進行斷裂殘損器作偽,造假者將殘片進行焊接,用銅片或者樹脂補缺后表面做舊,以假亂真。對于這種情況,只要采用X射線探傷技術拍照,就可立見真假。

      拉曼光譜則是廣泛應用于文物檢測和鑒定的另一種常見技術。例如,中國研究人員左鍵等人用拉曼光譜對河南班村遺址出土的仰韶彩陶的陶彩,以及河北磁縣灣漳東魏北齊大型壁畫墓中的壁畫顏料進行無損分析,結果顯示:陶彩樣品為紅彩3塊、白彩2塊、黑彩3塊,發現紅彩為赤鐵礦,白彩為鋁土礦,黑彩為磁鐵礦。

      熱釋光法發現于更早的17世紀,只是到了1960年美國加州大學才首次用它來對古希臘羅馬陶器進行鑒定。目前,熱釋光法廣泛用于測定陶瓷、磚瓦、鑄造物和紅燒土等經高溫焙燒過的黏土類無機物的燒成年代。

      無損檢測技術除了用于對文物進行物理測試(如尺寸、體積、重量、色度和孔隙率)外,還用來進行內部結構分析和元素分析、成分分析和表面分析。例如,陶瓷釉的基本組成元素約有10種,分別是鈉、鎂、鋁、硅、磷、鉀、鈣、鈦、錳、鐵。在不同的時代,窯口燒造的瓷釉組成成分有不同的比例,因此,通過X射線熒光光譜儀分析,就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陶瓷燒制的年代、產地和制作工藝等。

      無損檢測也“露怯”

      在國內,有人對文物無損檢測的結果持懷疑態度,這些質疑當然有其原因所在。例如,在2005年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民間元青花藏品研討會”上,對一批瓷器分別進行了X射線熒光檢測和熱釋光測年,結果表明,X射線熒光釉面測試對鑒定器物新老的成功率在90%以上;對鑒定瓷器年代的成功率在56%左右;用熱釋光測年的誤差更大,甚至得出相反的結論,或根本測不出來。

      實際上,任何無損檢測的手段都不能包打天下,它只是擅長于某一方面的檢測,并且有一定不足或缺陷。首先,X射線熒光光譜儀只是對文物表面元素成分比例進行的一種檢測,如果一些仿品的釉面成分達到與真文物成分相符或相似的比例,僅靠成分檢測就難以測出真假。其次,X射線熒光光譜儀測試出的數據要與已確定的老瓷器的各種元素的比例數值相對比,如果沒有確定的老瓷器的數值作為標準,就難以對比和確定被測瓷器的年代。

      至于熱釋光測年造成的誤差,則有更多的因素。以元青花梅瓶熱釋光測年結果為例,同樣的產品,有的檢測認為是13〜14世紀的產物,有的經檢測則只有600年的歷史。出現如此大的誤差的主要原因是,取樣的藏品已出土多年,出土前后所處的環境條件不同,比如,被檢品曾作過去污藥水浸泡、高溫蒸煮清洗等處理,或經過修補等,這些情況都會造成熱釋光測年判斷文物的失誤。

      另外,無損檢測技術人員的水平也影響到檢測的結果,因為進行無損檢測不僅僅要會操作儀器,而且檢測人員還需要具備文物專業知識、文化水平等方面的素養。如果這些方面的條件不達標,就可能因為人為因素而影響檢測結果。

      這次故宮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來分析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也暴露出無損檢測技術的一個很大弱點,即這些技術對文物沒有自動保護和自動報警功能。因而,檢測時要靠人工調節相互距離,距離最近時,機器離文物僅僅相差1毫米。在這種情況下稍一疏忽,就可能造成被檢文物的擠壓和碰撞,導致損壞。所以,故宮“瓷器門”事件也暴露了無損檢測設備的不足,這也是這類儀器設備需要改進的地方。

      最有力的“組合拳”

      文物分析鑒定最古老和傳統的做法就是目視法,即靠鑒定人員日積月累的經驗來判斷文物的真偽和品質。廣義地講,目視法也屬于無損檢測的一種,只不過它所使用的“儀器”就是人的眼光——這種方法依賴于鑒定專業人員多年來對文物進行長期研究、鑒識中積累的經驗,并且對歷史、考古、古文字和語言、器型學、金石學、地理、民俗等學科方面的學習和積累。鑒定者通過分類、比較、辨識的方法對器物進行直觀的綜合考察,在這一過程中,文物鑒定專家既需要文物方面的綜合知識、專門理論和實際鑒定經驗,還需要有敏銳的視覺、觸覺、嗅覺和綜合判斷能力。

      盡管如此,鑒定人“打眼”(鑒定不準)的事也經常發生,因此,文物傳統鑒定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權威性常常受到挑戰,越來越多的贗品和高仿復制品會魚目混珠,以假亂真。在此情況下,如果能夠把無損檢測和傳統的目視法鑒定結合起來,就可以取長補短,更有效地檢測和鑒定文物的真假和質量。

      例如,在瓷器的鑒定上,一些老瓷有一種溫潤滑膩的橘皮紋釉面,過去僅憑有經驗的鑒識者目測釉面就可以判定器物的新老。但是,現在仿冒者在釉面配料中添加一定的元素,就可產生這種溫潤滑膩的釉面,靠目測很難辨識。這時,可以采用X射線熒光檢測釉面,就可知道是否有現代添加成分,以判定是舊物還是新仿。這便是目測與X射線熒光檢測的結合。

      同樣,無損檢測的多種方法也可以同時并用,互相彌補。例如,一些造假者利用射線源對新燒的陶瓷仿制品進行輻照處理,會造成對熱釋光檢測的干擾,從而以假亂真。這時,如果再采用激光拉曼光譜儀來檢測,就會起到互補作用。拉曼光譜以激光光束為探針對被檢測對象進行原位無損檢測,對于有機、無機物質的結構、成分都能進行識別,可分析玻璃、瓷器釉層的脫玻老化率,判斷它們的制作年代,也可對顏料進行檢測和書畫鑒定,還可對樹脂進行分析,鑒定仿制品所用的膠粘劑等。

      文物專業人員相信,在陶瓷等文物的鑒定上,常規目測、熱釋光測年和X射線熒光釉面測試都有可能出現誤判,導致漏過假瓷器或誤殺真瓷器,因此,單獨靠一種或兩種方法判定文物真假和質地的做法已經不可取,需要將多種方法結合起來,這應當是今天文物鑒定的基本原則。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