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故宮瓷器受損事件報料人自稱收取媒體稿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8-04



      昨日,國家文物局首次對故宮弄碎哥窯瓷器發布通報,確認故宮博物院瓷器損壞是人為原因造成,責成該院追究責任并開展整改。

      同時,對于網友質疑哥窯被損圖片與故宮官網公布同名文物并非一件的情況,故宮表示,這兩件瓷器為同名不同款,官網公示圖片并非受損器。

      全國博物館開始安全檢查

      8月1日,故宮向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報送了事故調查和整改情況的報告。隨后,經包括有關專家在內的核查組認定,該事故確系工作人員操作檢測儀器失誤所致。

      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責成故宮博物院追究有關責任,提出整改措施并組織實施。目前,故宮正在按要求抓緊落實。

      國家文物局表示,此次事故是一起嚴重的珍貴文物損壞事件,教訓十分深刻。各地文物行政部門和文物、博物館單位,一定要認真吸取教訓,引以為戒。近期,該局將組織開展全國文物博物館單位安全大檢查。

      受損盤還有一“孿生盤”

      據央視播放的圖片,一件圓形瓷盤倒扣在桌面上,盤面上有明顯裂紋。而此前廣為轉載的受損哥窯則呈現六瓣葵花式,淺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線,盤底圈足亦隨腹壁起伏變化。通體施青灰色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圈足露胎處呈黑褐色。

      細心的網友分析,央視公布的哥窯青釉葵瓣口盤正視圖和背視圖中,并沒有出現腹壁向里凸出的6道棱線,而且圈足是圓的,也不是像資料照片中隨腹壁起伏變化,最為重要的是圈足露胎處未呈現黑褐色。兩件瓷器背后的故宮檔案編號也并不相同。

      對此,故宮方表示,目前官網提供的“故宮藏品信息”中,惟一一張宋代名為“哥窯青釉葵瓣口盤”的藏品圖片,并非此次被壓碎的瓷器,這是一件清宮舊藏,為一級甲等文物。故宮珍藏的宋代哥窯瓷器一級品有50余件,而在瓷器命名中存在同樣名稱但不同器型的情況。

      其實,受損文物類似款故宮仍存有一件。1970年10月,在南京中華門外張家洼發掘的明代洪武四年汪興祖墓出土文物中包括11件哥窯盤子。其中有兩件撥給故宮。一件釉水稍微好的就是損壞物,定為一級乙等,另外一件因在地底下受到腐蝕而釉面略失光彩,但仍保存完整。

      專家建議修復不應過急

      從目前公布圖片看,裂紋貫穿受損哥窯。瓷碎是否能補?修補后是否能看出裂紋?故宮方明確表示,文物依然有希望修復。

      然而一部分文物專家卻并不主張急于修復。收藏家馬未都認為,碎片更能起到警示作用,不妨就通過這件失手弄損的哥窯瓷器,警示故宮人,甚至整個文物界的從業人員。

      “目前的修復手法并不完善,貿然修復也許當時效果很好,但是否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就是一個疑問了。這件國寶已經受過一次傷,不應再受第二次傷?!睒I內專家舉例說,明十三陵博物館當年由于缺乏專業的指導人員,對個別出土絲織品涂上一層有機玻璃。數十年后,這些絲織品基本上粘連在一起,有些發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相關新聞

      收錢的微博報料人

      本報記者 劉冕

      昨日18時許,作為故宮哥窯瓷器受損首位網絡報料人,龍燦更新了一條微博,“目前看來,得到的各個媒體給的稿費,可以支撐將這個故宮的新聞調查結束。謝謝傳統媒體購買我的信息產品”。

      這場個人微博揭秘深宮秘聞的事件,逐漸飄出了商業味兒。

      “牽扯到金錢后,微博是否還可信?我要再掂量一下?!笔忻褛w先生認為,相信微博報料,主要是相信發布者有一顆純粹的公益心。而當這種報料摻雜了金錢,就算內容是真實的,但其動機讓人生疑。

      追溯此次微博爆料始末,作為報料人的龍燦以個人身份,與故宮博弈過程中,充分展示了網絡傳播的快速性、參與性,不靠刨根問底兒,而是憑借“質疑”,充分調動了廣大網友熱情。而故宮卻因未及時公開受損瓷器圖片,引起網友誤解。

      第一輪較量,故宮根本沒有出招。

      7月30日下午,龍燦在微博發布消息稱,“故宮器物部手續不全,將國家一級品宋代哥窯瓷器一件出庫,不料被工作人員摔碎,故宮一級品一共才1106件?,F在,故宮,文化部下封口令”。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條微博被迅速轉載過萬次。

      當日,故宮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已經看到了這條微博。是否屬實有關部門正在抓緊進行了解,一旦情況查明,會盡快向社會公布。

      網絡上,對于龍燦的表揚帖和對故宮的質疑帖頻現。

      7月31日早,第二輪較量,故宮直說不答,龍燦卻連說帶轉。

      故宮發布證實宋代哥窯瓷器珍品7月4日損壞。受損原因非此前微博爆料的“摔碎”,而是由于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儀器操作時存在失誤,導致儀器內的樣品臺上升距離過大,使瓷器受到擠壓而損壞。

      當天17時許,龍燦連發數條微博,質疑故宮,“隱瞞26天你,被揭開了蓋子你才說正在調查,即將上報”。

      稍后,他又通過發布、轉載、回復等形式,對于故宮否認封口等發出連串質疑。

      “當時覺得這個人很有正義感,條理清晰地將事件抽絲剝繭?!本W友“火車俠”的觀點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

      因為故宮沒有提供事故圖片,媒體都發布了錯誤的圖片。8月1日晚,故宮才通過央視首次發布了受損哥窯的圖片。網友在回復龍燦微博時,甚至提出了“受損文物偷梁換柱?”的假想。第三輪較量開始。

      昨日凌晨,龍燦發布博客“故宮,損壞的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可能是贗品?”,閱讀率超過1萬8千次。故宮隨后解釋,兩件文物同名不同款,官網文物非受損器。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到龍燦,詢問調查進展時,他表示,目前可以確定受損文物就是此前公布的一級品,而非贗品。但這也說明故宮的資料庫很陳舊,所藏的大量文物信息并未公開。

      “這里面的內幕很多,但我打算到北京,跟知情人了解詳情,并將這些情況有償地提供給媒體?!饼垹N透露,具體安排、是否親赴故宮等仍是未知數,“調查需要隨機應變,所以下一步怎么做還沒有確定?!?br/>
      據了解,整個事件中,龍燦一直沒有跟故宮有過直接接觸。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