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難上保險 誠信風險和估價風險是瓶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8-03]
日前,故宮方面證實一級文物宋代哥窯瓷盤由于科研人員檢測文物時操作失誤而受損。目前,記者無法得知這件宋代哥窯瓷盤是否購買了保險,不過,包括文物在內的藝術品保險一直都是國內保險業軟肋。就在今年上半年,保監會剛剛確定對藝術品綜合保險進行試點。江蘇也在試點范圍之內,不過,至今還沒有開出藝術品綜合保險第一單。保險業內人士稱,誠信風險和估價風險,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一家拍賣行的工作人員表示,無論是運輸還是布展,這些拍品,尤其是書畫、瓷器等都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被偷、被損壞的可能性很大。然而,想要找保險公司承保藝術品卻是一件難事。因此,目前大部分拍賣行只能自己解決保險問題。
南京經典拍賣的一位人士表示,因為藝術品的委托方有保險意愿,他的收藏品當然要拍賣行保證安全,所以只能和委托方之間進行協議。記者從江蘇省拍賣總行了解到,一般是委托方出資以拍品底價為基準,按照1%~3%的比例進行“投?!?,如果出現問題,那么拍賣行承擔風險,賠付作品的底價。
舉例來說,如果一件藝術品的底價為100萬元,那么委托方要給拍賣行繳納1萬~3萬元的“保費”,一旦這件作品遭到損壞或被盜,那么拍賣行要承擔100萬元的損失。上述經典拍賣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完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由于保險公司一般沒有這類業務,所以只能通過這種方式給委托方一個交代。
不過,今年1月,保監會網站發布《關于保險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包括藝術品綜合保險、演藝活動財產保險、文化企業信用保證保險等在內的11個試點險種,并確定人保財險、太平洋產險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三家作為試點保險公司。江蘇也在試點范圍內。
一家小規模財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藝術品在財產險當中屬于特約可保財產,是非經被保險人與保險人特別約定,并在保險單上載明,不在保險標的范圍以內的財產。該人士表示,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是不愿意承保這類標的,因為藝術品的價格難以估計,估價本身就是個難題。到目前為止,中國內地也沒有一家服務于商業的第三方鑒定機構。另外,他表示:“說難聽點,如果拿個仿品打碎之后要求理賠,我們也很難發現,這是誠信風險?!?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